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美關係如何破題?盡人事,聽天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8 00:23:23  


 
  很多國家都希望中國走‘和平崛起’之路,但誰也不會以自己的未來作賭注。”“接觸”+“防範”或“兩手”或“兩面下注”的對華政策是中美戰略互不信任的根本原因。2009年9月24日,美國副國務卿斯坦伯格提出“戰略保證”的概念,美國保證歡迎中國的崛起,不會採取行動遏制中國,同時中國要保證其崛起不以美國及其盟國的利益為代價。這是美國政府高層官員首次試圖破解“兩面下注”政策的困境,可是到目前為止這一問題不但沒有解決,甚至還有惡化趨勢,這也就是中美兩國之間戰略互信缺失的根本原因。

  由於中美兩國文化、政治制度和發展階段的不同,雙邊政治衝突不斷。對中國而言,最不滿意的是,美國干涉中國內政,利用人權、西藏、新疆、台灣等問題遏制中國、分裂中國、西化中國。這些問題都是中國內政,涉及中國核心利益,事關中國主權、政治制度等敏感問題,是中國所界定的中美關係中最重要的議題。中國國務委員戴秉國在2009年7月舉行的首屆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上指出,中國的核心利益第一是維護基本制度和國家安全,其次是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第三是經濟社會的持續穩定發展。由此可見,政治制度安全、領土主權完整和經濟社會發展是中國目前界定的三大核心利益,全部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在這些問題上,美國關於人權、宗教自由、言論自由、地區和平、保護少數民族文化的說辭,在中國基本上沒有市場。絕大部分中國人相信美國是要借這些問題遏制中國、削弱中國。過去十多年裡,政治衝突嚴重干擾中美關係發展,目前仍是中美關係發展的主要障礙。

  中美經濟關係在不斷加深的同時,形成了一種危險的共生關係,雙邊經濟不平衡是兩國共同面臨的難題。中國過度依賴對美國的出口,對美出口占中國全部出口總量的30%左右,出口占經濟總量的比重高達40%左右。美國經濟則過度依賴中國資本與國內消費,2008年中國購買了美國政府對外債券的46%,國內消費占美國GDP比重為72%。從長遠看,這種不平衡是危險的、難以維持的。特別是金融危機以來,美國執行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中國採取了刺激經濟的做法,兩國經濟的不平衡情況實際上是在惡化。如何實現中美經濟再平衡,涉及中美兩國根本性的國內政策,任何一國都不可能輕易實現經濟結構的轉型。中美經濟不平衡將是一個長期存在的、隨時都可能爆破的議題。

  盡人事,聽天命

  從戰略層面看,兩手政策、政治衝突和經濟問題的解決或緩解,實際上取決於中美兩國實力對比的變化情況。過去,中美關係之所以能夠在摩擦中不斷前進,就是因為在中國崛起的過程中,美國實力也在不斷增長,美國的危機感並不特別強。也就是說,如果中美兩國的實力都在不斷成長,中美兩國呈現出的是一種“雙贏”局面,中美關係良性互動的可能性就越大。國際金融危機後,中國經濟實力增長相對較快,而美國的經濟實力卻在下降,中美關係發展的大環境有所惡化。一旦美國人的自信心下降,美國對中國崛起的容忍度就會隨之下降,中美之間的衝突就會相應增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