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基辛格:中美共建太平洋共同體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7 18:33:48  


 
  《財經》:在一些中國人看來,中國與美國的經濟聯繫越緊密,美國越會在軍事上包圍中國。也有人認為,美國為了延緩中國的發展進程,在軍事上實行圍堵中國的“C-包圍圈”。

  基辛格:我不明白“包圍中國”是什麼意思。中國是一個大國,是一個有14個鄰國的大國,它一直被其他國家所包圍著。

  對美國而言,實質性問題是,阻止中國發展或盡可能延緩中國崛起是否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我認為,這樣做不符合美國的利益,絕對不符合美國利益。

  《財經》:那為什麼總有人談論中美戰略競爭不可避免。在你看來,即使中美合作存在競爭的一面,它與美蘇冷戰時期的“遏制”政策有何相同或不同之處?

  基辛格:與當時的蘇聯完全不同。中國不是一個對手,我將中國視為夥伴。在美蘇對抗的那個年代,美國將蘇聯視為軍事威脅。同時,當時的蘇聯在中國邊界陳兵百萬,對中國也形成威脅。

  但是,現在我們將中國視為一個友好國家,美國並不希望中美之間發生衝突。中美衝突,不僅對中美兩國人民,而且對世界來說,都是災難性的。

  《財經》:在美國,也有人將中國的崛起與19世紀的德國做比較,它類似於德國當年上升時期與英國在國際體系的強權關係,你認為有可比性嗎?

  基辛格:不,這有著完全不同的背景。德國花大力氣壯大軍事力量,而中國卻致力於經濟發展以及經濟力量的強大,同時中國正經歷著巨大的經濟和社會變革。

  確實有人常常把崛起的中國視為19世紀崛起的德國。德國的崛起最終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然而,“一戰”首先是政治家的失敗。如果你去研究當時德國與英國之間的衝突,就會發現這對英德兩國人民來說都是巨大的災難。1914年選擇戰爭的政治家們戰後幾年回首這場戰爭,看到給本國社會、歐洲文明乃至整個世界長遠前景帶來的災難時,有誰不希望有個改變其決定的機會呢?

  我還是要再次強調,若美中兩國發生衝突,不僅對美中兩國人民不利,而且對全球也是災難。中美衝突,我們想都不要想,想都不應該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