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人民日報:百姓吃藥還是吃飯成兩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2-06 10:04:42  


 
  多“減負”也能增“收入”

  “只有各種保障制度跟上了,我們才沒有後顧之憂,才敢花錢”

  窗外寒意逼人。在吉林公主嶺市東三街道的光榮社區,60歲的王秀芳和兒子、兒媳“蝸居”在30平方米的平房內。因為是白天,爐子沒舍得點。一家三口疾病纏身,靠每月510元的低保金維持生活。王秀芳每月買藥花去150元,同樣有病的兒子、兒媳往往不敢買藥,憑著年輕硬挺著。

  “我們一家三口都納入了低保,否則真沒法兒活。”王秀芳說。不過,因為沒有醫療保障,“吃藥還是吃飯”,仍是這一家的兩難選擇。

  唐廣智10多年前從江蘇來到深圳一家大型鞋業企業,現在做到部門副經理,每月有8000多元的家庭收入,是很多打工者羨慕的對象。但是,唐廣智的收入減去房租、孩子學費、醫療費用、贍養農村父母的支出,所剩無幾。“孩子身體不太好,看病花去了許多錢。前幾天降溫,女兒支氣管炎又犯了,看病吃藥就花了2000多元。還有遠在老家的老人要贍養。”

  有錢存不下,這讓唐廣智很擔憂以後的養老。“年輕時透支健康,60歲以上可能就失去勞動能力了,不知道獨生子女能不能指望上?沒有退休金的老人將來怎麼辦?”

  物價上漲、房價攀高、看病貴無疑拉高了中低收入人群對社會保障的預期。社保體系便成了許多人眼中的“短板”。

  東北師範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金兆懷教授說,當民眾在醫療、住房、教育等環節上無法很好地依賴民生保障體系,不得不更多依靠自身時,即便增加收入,也無法達到刺激消費的目的。

  他建議,可以通過“減負”的方式來增加老百姓的實際可支配收入,比如減少老百姓在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方面的支出。減少了不必要的支出,實際上就是增加了收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