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此一例
正處升副部僅用四個月
由於出生年代的特殊,“60後”省部級高官有著他們這代人所特有的教育經歷。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副主任謝春濤分析,受“文革”的影響,部分“60後”未能接受到正規的中小學教育,其間不乏“學工”、“學農”的經歷。但這也讓這代人對改革開放之前的生活,有著深入的了解和親身的個人體驗。而“60後”又無疑是幸運的,他們在中學前後迎來了改革開放。“60後”省部級高官在改革開放之後接受了正規的高等教育,有的還到國外進行學習,這無疑對他們有著正面而積極的作用。“這種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對他們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謝春濤說。
“60後”省部級高官中,學習經濟、法律等文科專業的占了絕對多數,而且具有碩士以上學歷的人所占比例較大。
每次提拔省部高官中出現“60後”,總會引起關注。其實,放眼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的幹部選拔,對優秀幹部,不到40歲就提拔為省部級的並不少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38歲就當選安徽省副省長。改革開放初期,我國也曾越級提拔了一些年輕幹部,推進幹部年輕化。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秘書長的錢運錄1944年10月出生,1982年9月從湖北大悟縣委書記直接提拔為共青團湖北省委書記,1983年1月就升為湖北省委副書記,4個月內從正處升為副部級幹部。
晉升路徑
劉俊生統計發現,晉升副部級及以上職位,主要有六大路徑:畢業直接進機關;畢業從事共青團工作後轉入黨政機關;在國企晉升高管後從政;在大學、科研機構從事科研晉升管理層再轉機關;從新聞媒體單位、作協、軍隊等晉升。
知識背景
“60後”省部官員多為文科生,他們既對兒時經歷的“文革”留有記憶,又對中學時代啟動的改革開放有著切身體驗,更為重要的是,他們接受了“文革”後的正規高等教育。
■對話
劉俊生談企業高管與政府高管交叉任職———
“步伐可以更大一點”
劉俊生,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導,長期關注中國行政改革以及公共人事制度,他所做的《“60後”省部級幹部成長路徑分析》為各方所關注。就“60後”省部高官現象,羊城晚報記者對他進行了專訪。
羊城晚報:您看了那麼多“60後”省部級高官的履歷,您感覺,在成百上千符合條件的廳級幹部中脫穎而出,他們成功的首要條件是什麼?他們履歷中哪些因素、經歷給您印象最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