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走出粗線條 仔細研究南海聲索國立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01 00:33:11  


“九段線”是中國歷史性主權主張的沿革。
  中評社北京7月1電/中國社會科學報刊載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查道炯的文章指出,2010年7月在越南河內舉行的第17屆東盟地區論壇外長論壇期間,圍繞南海問題,美國國務卿與中國外長展開了頗有戲劇性的舌戰。中外媒體都報道了出席會議的東盟各國外長們“選邊站”式的發言。從此,“南海問題”則從是不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之一的抽象討論大有變成一個亞太地區外交課題之勢。2011年還將舉行的東盟外長會議乃至擴大後的東亞峰會(美國、俄羅斯成為正式成員)要不要把南海問題納入議程,仍然是外交角力的重要內容。

  在中國的國際問題研究界,存在一種普遍性的認知:是美國的亞洲和對華外交出現了轉向,才使中國與南海主權聲索國之間的長期矛盾又一次沉渣泛起;畢竟,作為睦鄰友好外交政策的一部分,中國的南海問題政策取向沒有改變(“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中國外交中又一次出現了樹欲靜而風不止的局面。

  其實,在河內會議前一年,南海問題國際化的“預熱”已經基本就緒。根據《國際海洋法公約》第七十六條及其附件的規定,沿海國如果主張200海里以外的大陸架,則需在一定的期限內向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出申請。自2002年俄羅斯向該委員會提交第一例申請以來,提交申請案的國家不斷增加。截至2009年6月底,已先後有48個國家提出了51個正式的外大陸架劃界申請案,其中包括南海聲索國中的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越南和馬來西亞。中國則提交了初步信息,意味著正式申請案尚待完成。越南和馬來西亞提交的聯合聲索主張,與中國的“九段線”主張嚴重衝突。而且,印度尼西亞遞交了一個明確反對中國主張的照會。在主張範疇出現衝突的情形下,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家向委員會提出了不將其他聲索國的主張納入討論議程的照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