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基層幹部網絡運用滯後 面對輿情多眼高手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03 09:23:50  


  
  提升官員執“網”能力

  今年7月下旬的“四川省阿壩州錳渣污染涪江”突發環境事件中,地處下游的重慶市民也出現恐慌苗頭。重慶環保局迅速通過擁有22萬粉絲的“重慶環保”官方微博,24小時滾動發布水質最新監測情況,重慶40個區縣環保官方微博“一呼百應”,同步轉發“重慶環保”首發信息,網友競相轉發。同時,網絡媒體、廣播、電視、報紙、手機報等快速跟進,形成立體式發布網絡,實現信息全公開,人群全覆蓋,快速形成主導輿論,將傳言淹沒在真實信息的“海洋”裡,受到了重慶市民好評。

  從某種程度上看,這種對輿情的快速、公開、透明的回應來源於過去的“吃虧”教訓。前幾年經歷“彭水詩案”、“最牛釘子戶”等網絡事件後,重慶總結經驗教訓,對官員開展網絡培訓案例教育,推動部委辦局和區縣黨政“一把手”定期與網民開展在線交流,建立突發事件網絡首發和日常回覆制度等,使各級領導幹部的網絡素養有大幅提高。

  “現在重大突發事件中,一些區縣和部門變過去‘捂、堵、删’的簡單被動做法為主動說、及早說、公開說,產生不少類似於重慶環保應對水污染的成功案例。”周庭勇認為這是一種令人欣喜的進步。

  分析近年影響較大的網絡輿情事件,研究網絡輿情的專家學者也得出一個規律性的結論:凡是本地區或本部門曾經發生過有一定影響的網絡輿情事件,這些地方或部門的領導幹部對網上輿情就更重視,對網絡事件的處置也更及時得體,並且往往是“受傷”越深,重視程度越大。但如果全部靠“吃一塹”才“長一智”,其代價未免太大。

  黨建學者、中央黨校教授王長江在其主編的《世界執政黨興衰史鑒》一書中指出,在當今信息傳播技術高度發達的時代,民眾對表達途徑和信息獲取渠道的選擇多樣化了。如果仍沿用過去的套路,對民意和其他信息的感受不靈敏,傳遞不準確、不及時,那麼,人們對執政黨的信任就會迅速下降,對執政黨的能力表示懷疑。

  “世界上一些大黨老黨失去執政地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其長期依賴傳統的溝通手段,而後起的反對黨則更能利用現代溝通手段爭取公眾的認同。”王長江在總結他國執政黨成敗教訓後如是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