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 
中評社論壇:如何開啟和平協議進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20 00:03:52  


趙春山
 
  趙春山:應從兩岸和解制度化的概念 來看和平協議的性質和定位

  今天的主題是老問題,因為自從2008年馬英九以“總統”參選人在競選過程中提出有關兩岸和平協議的政見之後,實際上各個方面,包括在座各位朋友,都很關心,也都在研究其可行性。但到目前為止,還僅止於研究階段。坦白講,誠如剛才張老師所說的,對於兩岸和平協議,不要說是兩岸,就是台灣內部都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就我的瞭解,應從兩岸和解制度化的概念來看兩岸和平協議的性質和定位。制度化是此處一個重要的概念。何謂制度化?百科全書的定義是:制度化是指群體和組織的社會生活,從特殊、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認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轉化過程。制度化是群體組織發展和成熟的過程,也是整個社會生活規範化、有序化的變遷過程。如果我們把制度化視為一個過程,其中包括確立共同價值,制定規範,以及建立機構以保證規範的有效實施。

  馬“總統”去年五月在CSIS視訊會中的演講,是一篇非常重要的講話,其中談到“國家安全戰略”的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就提到兩岸和解制度化的概念。他強調兩岸和解產生的具體成果,首應歸功於政府對兩岸關係採取的新思維,即雙方必須強調共通之點,擴大共享利益,善用共同機會,以及淡化彼此的政治分歧。馬“總統”表示,為有效落實ECFA等兩岸已簽之各項協議,政府計劃要將兩岸溝通的管道制度化,使其能更便利、更可預測,同時更加穩定。馬“總統”認為,“藉由這樣的制度化過程,我們建立起諸多明確或潛在的原則、標準、規範、以及程序,也讓雙方的期望能有所交集。正由於這樣的交集在兩岸關係中產生了可預測性與信任感,因此促成了台海區域的穩定局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