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六成歐企考慮在華追加投資 兩成考慮轉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30 09:32:36  


  中評社香港5月30日電/愈演愈烈的歐債危機,再加上中國生產成本的上升,不僅導致歐洲對華直接投資直線下降,也開始影響到已在華投資企業的運營狀況。29日,中國歐盟商會發佈《中國歐盟商會商業信心調查2012》(下稱《調查》)稱,有超過兩成的會員企業正在考慮將其投資轉移至其他經濟體。

  《第一財經日報》報道,中國歐盟商會秘書長丁凱29日在《調查》發佈會間隙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指出,長期來看,他對歐元區經濟最終走出危機,並順利增長還是抱有信心;但何時走出危機,歐盟企業對此都比較焦慮且不確定。

  “因為包括債務問題、就業問題等急需解決的問題,使得大家對未來數年何時走出艱難時期,都充滿疑問。”他說。

  六成在華歐企稅前利潤增加

  根據標準普爾的預測,今年美國經濟將緩慢復甦,歐盟的經濟增速預計則為-0.5%。

  而從最新數據來看,歐盟一季度GDP環比同比均為零增長,歐元區17個國家有9個國家經濟出現緊縮。隨著希臘、西班牙等國的商業銀行經歷嚴重的擠兌,市場普遍預計二季度歐盟經濟整體步入衰退的可能性較大。

  羅蘭貝格管理諮詢公司高級合夥人兼大中華區副總裁劉文波則在接受記者專訪時指出,他本人也對年底前的歐盟經濟表示悲觀。他特別提到了歐盟成員國之間的意見分歧逐步加深的狀況。

  “目前由於政治選舉的原因,以前薩科齊和默克爾之間關於挽救歐元區的共識有很大改變可能,這也給未來一年帶來了難以預測的風險。”

  丁凱和劉文波都對記者指出,歐盟對外投資和進口整體都在減弱,而不僅僅只是針對中國市場。而且由於歐元區不確定的復甦前景,對中國的外資外貿影響仍將在未來一年延續。

  “這是一種惡性迴圈,經濟下滑導致消費減少,消費減少又導致生產減少,最終使得經濟再次下滑。”丁凱說,“目前一些總部在歐盟的企業確實遇到了一些融資問題,並考慮是否對中國市場追加投資,不過我相信大多數的在華歐盟企業不會僅僅只考慮到歐債危機的影響,而是會更多地考慮成本和中國大市場的優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