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聚焦地方換屆:“進退留轉”考驗幹部胸襟氣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30 16:35:17  


 
  “退”者心情愉快

  有“進”就有“退”。幹部的“退”,也是黨的事業薪火相傳的需要。

  每到換屆總有一批幹部要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這是自然規律,也是黨和國家的制度規定。

  在一年多來的地方換屆工作中,退出領導崗位的幹部亦能愉快接受。2010年以來,已有5位正部級領導幹部未到任職年限,主動要求從現任崗位退了下來。

  而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恰逢幹部退休制度實施30周年。1982年2月中共中央發布《關於建立老幹部退休制度的決定》,從此揭開了黨和國家機構改革與幹部制度改革的一頁。

  “對於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大黨而言,前僕後繼,繼往開來,這本是自身發展不可移易的規律。所以黨內生活中歷來都有相對而言的老幹部、新幹部或稱年輕幹部之間的合作、交替關係”,以史為鑒,中央黨校資深黨建專家葉篤初教授說,十一屆三中全會及其之前作為準備的工作會議上,鄧小平首次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角度,提出機構改革、人員去留問題。隨後又提出了領導班子老化問題及實行幹部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方向。為此,十一屆五中全會決定召開黨的十二大時,一些老革命家率先提出並經政治局正式決定:凡屬年事已高、喪失工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同志,不當黨的十二大代表和中央委員候選人,這就成為後來廢除實際上存在的幹部職務終身制和逐步更新領導班子的先行舉措與崇高範例。

  “先有實踐,後出概念;先作示範,後來定規。老幹部退休制度的提出在前,而後載於‘十二大’黨章成為正式立法。事實上,這是一整套的組合行動,後續動作則包括了建立後備幹部制度,規定幹部任期、監督、問責等。”葉篤初認為,中國優秀文化傳統中的治國理政概念,通常包含治吏內容。現代人們推崇善治,也有對幹部制度更加完善的期待。“此時,回顧幹部退休制度實施30年,意在進一步推進和深化幹部制度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確保國家政權機關和領導人員有序更替。”

  因此,在受訪專家指出,領導幹部退崗只是政治生命中的轉乘站。換屆後,黨員幹部退出了領導職務,但還是黨的隊伍中的一員,共產黨員的政治覺悟不能退,共產黨員的精神追求不能退,共產黨員的模範作用不能退,共產黨員清正廉潔的形象不能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