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解讀莫言與魔幻現實主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06 07:22:15  


  中評社香港12月6日電/國際在線報:2012年12月10日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典禮上將會迎來第一位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莫言。他是中國百年諾貝爾獎的圓夢者。諾貝爾委員會認為,莫言將現實和幻想、歷史和社會角度結合在一起,他創作中的世界令人聯想起美國作家福克納和哥倫比亞魔幻現實主義作家馬爾克斯作品的融合。

  近日記者採訪了莫言的大學老師趙德明、莫言作品《紅高粱》的責任編輯朱偉,以及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品《百年孤獨》中文版譯者範曄,和他們一起談談莫言與魔幻現實主義的關聯,以及莫言獲獎對中國文學走向世界的影響。

  莫言原名管謨業,莫言是筆名,中文的意思是“不講話”,而接觸過莫言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但是他的小說有一種神奇般的油畫色彩,從1985年以中篇小說《透明的紅蘿蔔》震驚中國文壇開始,莫言就在自己的世界裡構造出種種文學的神奇。莫言的小說中構造獨特的主觀感覺世界,天馬行空的敘述,陌生化的處理,塑造神秘超驗的對象世界,帶有明顯的“先鋒”色彩。

  是什麼塑造了莫言?趙德明是北京大學西方語言系西班牙語教授、著名拉美文學研究學者,曾與莫言有過師生之份。談到莫言開始涉獵文學的時代背景,他這樣對記者表示:“莫言的情況是這樣,84年和85年,他在解放軍藝術學院讀書,我那時候在那個地方教書,我教拉美文學。那時我就發現他們涉獵外國文學的面非常寬,閱讀大量的現代派小說。現代派的小說的實驗性、顛覆性都帶給他們很深的影響。《百年孤獨》這部作品傳到中國,影響很大。魔幻現實主義在中國發展有一個大背景,就是改革開放後在文化領域,文學家和藝術家們有一種如饑似渴的想走自己的創新之路,告別教條主義。”

  1982年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以一部《百年孤獨》一舉拿下諾貝爾文學獎,給了中國文壇巨大震撼。當時中國文壇和中國經濟一樣,都開始向外張望。隨著《百年孤獨》等外國文學的大量湧入,莫言和他的作家同行們體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新鮮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