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香港特別行政區2013年施政報告全文(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16 14:04:36  


 
  土地供應理念和目標

  65. 土地短缺,嚴重窒礙了社會和經濟發展,扼殺了不少創業和發展事業的機會。高樓價和高租金也影響了青年人的結婚計劃和生育意願,影響了家庭和諧,並且埋下安全和生隱患。

  66. 房屋缺地,老人院、學生宿舍、體育、宗教、藝術文化活動等場所也缺地。但只要攤開地圖,我們就清楚看到,在郊野公園和具高保育價值地帶以外,香港仍有不少未開發的土地,也有不少可供考慮的填海地點。

  67. 我們要認識到:香港市民未來對土地的需求,來自人口增加,也來自對改善擠逼居住空間的訴求。粗略估計,全港私人住宅單位中,超過一半的實用面積小於50平方米。為了下一代,我們是否有勇氣許下提高居住面積這個願景?

  68. 政府會多管齊下,加大力度,善用現有已開發土地,同時開發可供發展用途的新增土地,增加短、中和長期的土地供應,滿足房屋和各種需要。

  69. 要增加土地供應,我們有充裕的資金,有先進的技術,有可行的方案,剩下的問題是我們是否齊心。

  70. 我們考慮土地是否開發,開發後作什麼用途,在過程中如何處理不同的意見和訴求,並無兩全其美的選項,只有現實而艱難的抉擇。新界東北是保留為鄉郊地區,還是發展為新市鎮,提供公屋、居屋、私人住宅,以及產業用地?啟德發展區是興建體育城,還是改為興建住宅?我們既然要取捨、要抉擇,就要有勇氣,要果斷,要顧全大局。在取捨和抉擇之間,政府會盡力尋求平衡,但社會不會有百分百的共識,我們不能也不應等待百分百的共識。

  71. 開發土地需要很長時間,但社會對土地的需求量經常出現不可預見的變化。如果供應量不能及時調節,就會出現市場波動和其他社會後果。要更靈活回應社會對土地需求的變化,本屆政府決心大規模開發新地,建立充裕的“土地儲備”,儲備量要超出短期的土地需要,以便日後及時提取,回應需求。

  72. 大規模開發土地,需時10年、20年。我想青年朋友知道,今天大家要討論、要抉擇的規劃和開發方案,為的是應付青年人日後的需要。迴避問題是極為容易的選項,但將來蒙受惡果的只會是今天的青年人。

  短中期增加房屋土地供應

  73. 政府會採取一連串強力措施,增加短中期的房屋土地供應:

  (1)我去年8月宣布,將36幅合共27公頃的“政府、機構或社區”(GIC)及其他政府用地改作房屋發展,預計可供興建約11 900個住宅單位,其中10幅已經劃為或正進行城規程序改劃作住宅用途,其餘26幅的改劃工作,預計可於2016年完成。這些工作需要相關地區人士的支持,我們已取得一定進展,並會繼續做好諮詢區議會的工作。規劃署會繼續檢視目前規劃為GIC用途的土地及其他政府用地,將更多土地改作住宅用途;

  (2)目前有13幅合共57公頃沒有植被、荒廢或已平整的“綠化地帶”,適合改作住宅用途,城規程序會陸續展開,預計7幅會於2017年前完成改劃,可供興建約13 500個單位,其餘6幅預計會於其後數年內完成改劃,可供興建約9 500個單位。我要求規劃署加快改劃工作。規劃署亦正手下一階段“綠化地帶”檢討,以釋放更多土地作房屋發展;

  (3)規劃署上一輪的工業用地檢討,共釋出60公頃用地作非工業用途,其中16幅合共30公頃適宜改作住宅用途。至今13幅已完成或正進行改劃,若重新發展可提供約14 600個單位。規劃署正加快改劃其餘3幅,預計提供約5 800個單位,並會在短期內開展新一輪工業用地檢討,增加房屋供應;

  (4)發展局正聯同規劃署等部門,在規劃許可的情況下,適度提高未批出或撥用的住宅土地的發展密度。我亦已指示其他政府部門採取同樣的積極態度,處理私人住宅項目提高發展密度的申請,務求在規劃許可的情況下增加單位供應。地政總署亦正檢討土地行政程序,以及批地和補地價的流程,加快土地供應;

  (5)我已要求決策局果斷決策,善用土地,將原來用途未能落實的土地,盡快改作房屋和其他社會有更逼切需要的用途。例如房協在天水圍112區短期用地發展計劃因未能覓得合作伙伴,政府正考慮改作住宅、酒店或其他合適用途;

  (6)我們正積極研究放寬或解除現時適用於港島薄扶林和半山區,限制出售新土地或修訂契約的延期履行權行政措施,解除該兩區發展的限制;

  (7)我們會加大力度發揮集體運輸與住宅結合發展的模式,落實在錦田南西鐵錦上路站和八鄉維修中心,合共約33公頃土地上發展住宅的規劃,預計提供約8 700個單位。我們亦會對周邊約110公頃土地進行工程研究,以備發展公私營房屋。政府亦會積極探討現有及未來鐵路沿線的住宅發展潛力;

  (8)未來4年,市區重建局(市建局)的物業發展項目總共將提供約4.9公頃的土地,主要作房屋發展之用,預計可提供約4 700個單位。我會邀請市建局全力推展“需求主導”重建計劃,積極回應業主訴求,加快市區更新步伐。此外,市建局已在去年10月以先導計劃形式,開始推行工廈重建,包括作住宅用途;

  (9)過去3年“城市規劃委員會”共批准了57宗擬作住宅用途的規劃申請,其中兩宗位於上一輪工業用地檢討建議改劃作住宅用途的土地,其餘55宗共涉及130公頃土地,如果項目落實,預計可提供超過45 000個單位。在符合公眾利益的前提下,政府會加快行政審批程序和作出其他配套,使單位能盡早推出;以及

  (10)為加快前鑽石山大磡村寮屋區、前茶果嶺高嶺土礦場、前南丫島石礦場,以及安達臣道石礦場這4個不涉收地的發展項目,我們會積極考慮利用私人發展商的開發能力,提供基建及配套設施,興建公私營住宅。這4個項目合共可提供約27公頃住宅用地,預計可供興建約15 000個單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