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讀懂克里首訪中國的深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16 00:22:27  


 
  克里此次訪華應該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為美國下一階段亞太再平衡戰略的調整做些“田野調查”。此前,奧巴馬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湯姆.多尼隆於2013年3月11日在美國亞洲協會發表重要演講,表示未來一個時期奧巴馬政府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將建立在五大支柱之上:一是加強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盟國的關係;二是深化與印度、印尼等新興夥伴之間的關係;三是與中國建立穩定、富有成效和建設性的關係;四是強化東亞峰會等地區機制,防範安全衝突;五是加大對TPP的投入,建立覆蓋亞太的區域經濟結構。顯然,這一講話表明美國政府對過去四年推行的亞太再平衡戰略進行了反思和適度調整,由克里、哈格爾、多尼隆等人組成的奧巴馬國家安全團隊更加傾向於採取穩健路線,中美在亞太的關係有望向良性互動方向發展。
 
  未來一段時期,美國的亞太戰略需要優先應對東北亞地區的難題,並更加重視東南亞(特別是中南半島)和南亞方向,以實現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內部微調。由於朝鮮進行核試驗以及中日在釣魚島問題上的爭端,東北亞地區的地緣政治風險顯著上升。奧巴馬政府的對朝鮮政策經歷了從“戰略耐心”到“戰略無視”的轉變,加之李明博政府堅持對朝強硬政策,強調重視盟友意見的奧巴馬政府在很大程度上被李明博政府“主導”,過去幾年美國在對朝關係上可謂無所作為。克里在訪問韓國時已明確表示,美國不會承認朝鮮的擁核地位,但願意同朝鮮進行對話。此外,美軍太平洋戰區司令洛克利爾近期在國會作證時開始使用最早由澳大利亞學者提出的“印太亞洲”(Indo-Pacific Asia)概念,有理由相信未來四年奧巴馬政府會更加注重南亞和東南亞地區,從印度洋和太平洋兩線平衡的角度構建美國主導的亞太安全和經濟架構。
 
  2009年奧巴馬上任伊始,中美關係破天荒地實現了平穩過渡,奧巴馬政府最初的對華政策以“務實接觸”為主調,同時我們也看到時任美國常務副國務卿斯坦伯格提出了“戰略再保證”構想,甚至一時間還有人呼籲中美搞“兩國集團”。但後來中美關係因為多種原因可謂“高開低走”,蜜月期很快便結束了。從克里首訪中國看,隨著中美兩國新一屆領導層完全就位,兩國關係實現了良好的開局,雙方都展現了更加務實、更加積極的姿態,都意識到各自國內發展面臨的複雜難題,都希望“以變求強、穩中謀進”。
 
  中國會不會面對一個更加強大的美國?我們應該對這個對手的實力、能力、韌性作出更加客觀和深入的評估。克里希望與中國建立“強健、正常且特殊的關係”,他所強調的“更寬闊視野和更長遠眼光”,其豐富內涵值得進一步思考。未來10-15年,中美關係注定會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而當前正是兩國建立新型大國關係的窗口期,窗口不會永遠打開,我們需要有智慧、有勇氣、有擔當的領導人緊抓機遇、塑造未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