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汽車限購令被效仿 25個城市15年或限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17 10:19:03  


  中評社北京9月17日電/2011年發布“限購令”以來,北京搖號分配車輛指標的中簽比已經從最初的1:10.6降到了1:84,而隨著今年更加嚴格的汽車限購新政的出台,這個紀錄還將繼續刷新,據測算,屆時,中簽比至少為1:132,即132個人中,只有一個人能中簽。

  《中國經濟週刊》報道,以北京為範,截至目前,不同的限購政策已經在上海、廣州、貴陽、石家莊相繼實行。上海實行“新增機動車額度拍賣政策”,一個車牌,動輒七八萬;廣州推行“搖號+競價”,政策推行後,上牌車輛增速銳減2/3。

  限購政策的本意是要緩解交通擁堵和提高空氣質量,消費自由變成了碰運氣,沒錢的更沒錢買車,好不容易到手的車牌,也不願意套在一輛小排量的車上。於是,因為限購而導致的購車“貧富差”和自主品牌銷量下滑的情況,正在不斷蔓延。

  “汽車限購是不合理的,這損害了老百姓的權利。”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副主任李堃向記者表示,汽車限購政策只是一種簡單的行政手段,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地方政府的一種“惰政”。

  然而,這樣的政策仍然在其他各大城市相繼推進。8月6日,國內兩大城市天津和武漢在發布交通規劃時,不約而同提到將適時考慮採取限購、限行等辦法控制機動車增長。據預測,中國最擁堵的25個城市或將在2015年前後紛紛限購。

  擁堵,實際上是大城市的城市病。規劃不合理、區域功能不明晰,必然增加居民的出行量,導致擁堵。

  治好城市病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較之優化城市道路、發展公共交通、倡導綠色出行、建設衛星城鎮甚至調整城市規劃等費時費力費錢的舉措,一些城市的政府“一限了之”的衝動並不難理解,但限購之外的其他工作,終究是要一步一步做好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