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揭秘中國首輛月球車——“玉兔號”(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1-26 18:19:01


玉兔號模型(新華社圖)
 
  細細端詳,果不其然——

  “身材”呈長方形盒狀,長1.5米,寬1米,高1.1米,周身金光閃閃,耀眼奪目。她的肩部有兩片可以打開的太陽能電池帆板,好似“黃金甲”上的披風。她的腿部是六個輪狀的移動裝置,好似哪吒腳下的“風火輪”。

  此外,她還有一個長長的“耳朵”——地月對話通訊天線;4只敏銳的“眼睛”——頭頂的導航相機與前後方的避障相機;一只靈巧的“胳膊”——負責鑽孔、研磨和采樣的機械臂……

  魏然介紹,身披“黃金甲”,目的不是為好看,而是為了反射月球白晝的強光,降低晝夜溫差,同時阻擋宇宙中各種高能粒子的輻射。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支持和保護月球車的腹中“秘器”——紅外成像光譜儀、激光點陣器等10多套科學探測儀器。

  “‘玉兔號’是一台長著輪子、能適應惡劣環境並開展科學探測的航天器,一個智能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機器人,一位承載華夏兒女探月夢想的巡視者。”談起中國首輛月球車,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宇航部部長趙小津如是說。

  ■工藝很苛刻——

  每個部件“錙銖必較”,全部實現“中國製造”,國產率達100%

  “玉兔”的相貌超乎想象,建造之難也超乎想象。

  從技術難度上來看,“玉兔號”堪稱我國史上最難造的“車輛”——因為每一個環節,差不多都是一項技術創新。

  從製造工藝上來講,“玉兔號”堪稱我國史上最嚴苛的“車輛”——因為每一個部件都“錙銖必較”,超重5克以上要報總設計師批准。

  從零起步,滿目空白。整整10年時間,一大批科研人員傾盡心血,完成了這個由移動、電源、熱控等8個分系統組成的“傑作”——能夠耐受月表真空、強輻射和高溫差等極端環境的月球車。

  試舉一例,為了適應月球惡劣“路況”,“玉兔號”對“車輪”要求極高。僅此一項攻關,科研人員就絞盡腦汁。研製中,科研人員曾拿出四輪、六輪、八輪以及履帶式等幾十種方案。最終,“六輪獨立驅動,四輪獨立轉向”的方案,憑借高可靠和低重量的完美結合一舉勝出。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說:“玉兔號”實現了全部“中國製造”,國產率達到100%。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