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生意人”邵逸夫的生存之道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10 09:39:54


  中評社香港1月10日電/近日,《南方週末》刊文報道邵逸夫的生平軼事。

  據《南方週末》報道,全文如下:

  邵逸夫一生的豐富和矛盾首先體現在名字上。他曾不止一次解釋為希望“安安逸逸度過一生”,但英文名卻是意思截然相反的“Run Run Shaw”。

  2014年1月7日清晨,這位“跑跑先生”在跑過107年的漫長歲月後終於停了下來。香港無線電視(簡稱TVB)用一則230個字的聲明最先證實了這位“娛樂大王”的離世。

  “他以無比的精力和視野,帶領無線成為香港最大的電視台和全球中文電視業最具影響力的電視之一。”TVB在訃告中這樣向它的創始人致敬。

  在彈丸之地的香港,人們普遍將“東方好萊塢”的奇跡歸功於邵逸夫和其代表的一代。他們所創造的港式功夫片、電視劇和娛樂明星深刻影響了華人世界。“有華人處必有邵氏電影”成為一個時代的回憶和標誌。

  晚年邵逸夫走出喧鬧的娛樂工場,為上千所內地學校捐建“逸夫樓”並設立“邵逸夫獎”,實現從實業家到慈善家的轉身。“人走了,還有逸夫樓。”內地學子在紀念帖子上寫道。

  “他捐贈的逸夫樓逸夫劇場,讓一代代學子記得他。他用他公司出品的影視作品,美化了這個世界。他一生都不是一個‘逸夫’。”中央戲劇學院教師史航說。

  “活成一尊神祇”

  許多年里,香港以及全球眾多“TVB迷”總會看見這個清瘦的寧波男人出現在無線電視台一年一度的台慶夜里,左右各伴一個如花似玉的新晉港姐。他呵呵地笑著,拍拍劉德華的手,讓汪明荃當眾親吻,或被周潤發尊稱一聲“六叔”。直至2011年他才結束這樣短暫而華麗的“年度亮相”,而此時他已經104歲。

  “在他面前,時間也凝固了,他活成了一尊神祇。”專欄作家黃佟佟在文章中這樣寫道。邵逸夫的一生幾乎貫穿了華語電影百年史。在他出生的1907年,經營顔料生意的父親邵玉軒第一次看到電影並決定投資。那時,中國的第一部電影才誕生兩年。

  在家里,邵逸夫排行老六,原名邵仁楞,自號“逸夫”。多年之後,他這樣解釋當年埋下的人生預想——“一生安逸”,然而這個願望卻始終在時代的裹挾下背道而馳。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殃及邵氏家族內地事業。剩下邵逸夫與兄長留守新加坡,求存於南洋。1957年,邵逸夫返回香港並於次年成立邵氏兄弟影視公司,此時他已51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