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王郁琦南京大學演講:一誠天下動(全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12 20:56:58


 
  傳統儒家文化重視“五倫”,也就是“父子有親,夫婦有別,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但在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有許多不屬於五倫所界定的關係。因此,李國鼎先生在晚年提出了“第六倫”的觀念,提倡在現代社會之中,更需要強調的是個人與社會大眾的“群已關係”,期盼能藉此重建工業化社會中的道德倫理以及社會規範。

  最近我注意到中國大陸有許多關於中華民族復興的討論,對於向來重視與珍惜傳統文化的台灣民眾來說,自然會感到關心。事實上,從唐君毅和李國鼎兩人的身上,台灣得到最大的啟發莫過於,在迎向現代化與工業文明的同時,應當也要重視精神文明,進而大步邁向公民社會。因此,在復興中華文化的努力過程中,台灣民眾希望看到的是: 要發展的不只是軍事強權,而是以王道精神,促進周邊區域的和平; 要增進的不只是經濟發展,而是以人本精神,創造富而好禮的社會;要讓中華文化發揮嶄新的創意,以軟實力影響全世界。

  六、結語:一誠天下動

  各位同學,我很喜歡南京大學歷史上曾經使用過“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訓,期待學院中的青年人要能彎下腰、貼近土地,進而實踐知識。同樣在研究上,我相信兩岸的青年都會認同“嚼得菜根”中那種實事求是的態度,一同面對一甲子以來,舉凡對日抗戰以及兩岸互動交流等階段的事實。這樣的精神,希望能夠由南京大學開始,健全各個學科的發展,讓我們一同正確理解兩岸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才能沒有隔閡地面對現實,迎向明天。

  兩岸交流在2008 年之後,進入了半世紀以來最為和平與繁榮的一段時光。從事兩岸交流工作日久,我要坦白地說,兩岸無論在文化、觀念與制度上,依舊有相當大的差異,兩岸的發展有賴於青年一代共同思索、研究並尋找對策與方向。

  南京大學校歌中有這麼一句話:“大哉,一誠天下動!”誠實與誠懇不僅僅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為人處事的態度。但是,究竟要投注多少的誠意才能改變世界?究竟要秉持多少的誠心才能開創局勢?我不禁回想起24 年前,當我和南京大學的同學在新加坡相遇與相識,我們大家一起認真思辯“人類和平共處是一個可能實現的理想”,在有限的時間、陌生而又緊張的場域中,雙方既是競爭對手,卻又想成為至交好友的心情,正是我現在誠摯的心意:相信只要我們投入更多的誠意去撫平歷史的隔閡,面對現實的差異,才能真正去異求同,開創出未來嶄新的格局。
 
  兩岸文化、經濟與貿易的開放速度,已經不是問題,要有進一步的發展,關鍵因素在於兩岸交流的寬度與深度能否再加強。印度詩人泰戈爾曾經說過:“有勇氣在自己生活中嘗試解決人生新問題的人,正是那些使社會臻於偉大的人!”

  各位年輕的朋友們,兩岸隔閡有歷史的糾葛,有現實的差異,你我的長輩過去在兩岸交流上有許多貢獻,但是也有他們的侷限,而新世代青年身上是沒有歷史包袱的。兩岸要能增進瞭解,攜手振興民族,需要更具創意的青春力量,需要更偉大的寬容智慧,才能夠打開一個個難解的心結。

  我期待青年世代,能夠從學術、研究、文化與經濟上的合作互動開始,能培養出更務實的認識與政治互信,才能尋求出真正的共識,承繼民族的文化,富裕民眾的生活,共同迎向一個更為和諧的兩岸關係,這是我衷心的期望。謝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