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 
中評論壇:香港管治為何如此困難?
http://www.CRNTT.com   2014-10-14 00:12:39


 
     李慧琼:政治人才不足致施政困難

  政改前景不容樂觀,但政治形勢變幻莫測,不到最後一天,很難知道結果。所以對政改方案獲通過,我仍然抱有希望,市民仍然有機會於2017年落實普選,香港仍然有機會走到政治轉型期的新起點。

  政改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旦2017普選落空,肯定是香港政改路上的一次重大的退步,虛耗了社會很大精力,且我們也將失去時間表,甚麼時候再有機會啟動,沒有任何頭緒。我不希望香港走回頭路,但是屆時情況如何,還有待觀察。

  要解開香港當前的管治困難與政改未來如何走的困擾,就要從香港的現實情況出發,具體分析。按反對派的論述,所有問題歸根究底都因為香港沒有所謂的“真普選”,似乎有了“真普選”,社會就變得美好,人民就有幸福。這個觀點明顯過於簡化,不切現實。我們需要讓港人明白,普選只是增加特首的認受性,只能解決一部分問題。無論中央政府還是特區政府,都需要從管治困難方面思考。不過,這方面的討論未成氣候,尤其是當2017年普選議題的爭拗已達白熱化,社會氣氛劍拔弩張,更無能力和精力去處理管治問題,或許中央政策組對此有所討論,但未曾公開表達。不僅特區政府要勇敢面對,中央政府也需面對這個問題。若不仔細研究這個問題,並提出具體建議,即使落實普選,也無法解決管治困難,反對派還是會“拉布”,所以政府有必要管治問題提到議事日程,推動社會多作討論。

  據我觀察,香港的管治困難除了來自反對派,同樣來自建制派,建制派本身並不團結,沒有構成支持政府的聯盟。無論2017年有沒有普選,這種不團結還會持續下去。這個不團結始於唐英年先生與梁振英先生的選舉競爭,所以,未來的選舉無論是由1200人選,還是由全港市民選,候選人的政治光譜,可以預計比較接近,所以因選舉而衍生建制派分裂的問題,可能仍會持續,亦會對管治造成重大影響。所以,現在就要思考,特首當選之後如何與建制派建立一個鞏固的聯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