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學者:中國GDP五年內仍可能回到8%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10 15:55:03


 
  日報:一些經濟學家認為,早在2000年左右,人口紅利已經開始下降了。你認為導致中國潛在經濟增速下降的主因是什麼?

  張軍:為何經濟增速會下降到7%?我認為除了危機的外部衝擊(external shock)外,內部的主因可能是債務的突然累積。不少專家一口咬定現在是新常態,經濟增速只能維持在7%,不可再度回到8%,但我認為證據不足。今天百分之七點幾的經濟增速,遠遠低於中國經濟這些年的潛在增長率。

  不可否認,2002~2012年的這輪高增長是由房地產繁榮所帶動的。房地產是資本密集型產業,因而會拉動鋼鐵、水泥、能源等上游產業。然而,給定中國的金融模式,房地產靠的是信貸,有土地便能向銀行舉債,因此信貸飛速增長。直至2007年,GDP增長高達14%,遠超潛在增長率,政府只能通過房產調控給經濟降溫。因此,潛在增長率就好像是引力(gravity),增速過熱就會把它拉回來。

  問題在於政策的調整過於激進和劇烈。中國房地產在2007年已經嚴重過熱,資產泡沫湧現。但2008年的危機使政府決定再度啟動房地產來驅動經濟,且2008年的4萬億再加之銀行的巨額信貸拖累了恢復進程。如果沒有2008年11月這一招,經濟可能會慢慢恢復適合的增速。

  日報:你認為2002~2012年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是房地產,但有人認為加入WTO和全球貿易鏈,可能是中國經濟增長更重要的推動力。而後由於金融危機導致的外需不足這一外部衝擊造成了中國經濟的“斷崖式”下降,也摧毀了全球潛在經濟增速。你如何看待貿易的影響?

  張軍:就貿易對經濟的拉動,我更傾向於從供給的角度來談,而非需求,貿易對我們的生產率的持續改善作用更大,而房地產投資對需求的拉動作用更明顯。但從中長期而言,生產率決定增長趨勢,而需求則會有波動。事實上,我認為外貿對於中國潛在增長率的影響並沒那麼大,估計不超過1個百分點。

  日報:那麼因貿易衝擊而損失的增長率還是否可能恢復?

  張軍:我認為很難。就算全球經濟狀況回到2008年以前,中國恐怕也很難回去,因為中國的勞動力成本早已上升,這是主要原因。

  日報:中國目前在採取定向刺激、降息降准等趨於寬鬆的政策,但GDP仍然不見上升。潛在生產率下降是“gravity”嗎?

  張軍:說起刺激問題,重要的是看用於刺激的錢究竟去哪兒了。其實中國的錢相當部分去還債了,GDP增長不見起色的主要原因在這,不是潛在增長率太低造成的。那麼,是否我們的潛在增長率已經回落到了現在的水平?我認為沒有。一個觀察的角度是“亞洲四小龍”,它們都是最典型的貿易主導的外向型經濟,但在東南亞經濟危機時,其潛在生產率也只是掉了1個百分點,因此中國經濟為何會出現“斷崖式”下跌?除了貿易,債務等內部因素可能才是主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