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十三五”:讓綠色發展成為經濟增長新動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11 17:26:04


  中評社北京3月11日電/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前所未有地將“綠色”與“創新、協調、開放、共享”一起定位為“發展理念”,作為“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五大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之一,貫穿於“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領域各環節。“十三五”作為中國經濟新舊發展動能的重要轉換期,綠色發展有望成為新動力,推動經濟持續增長、提質升級。

  綠色轉型培育新的增長極,促進持續發展。

  中國經濟多年的高速增長引發了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經濟進一步的發展面臨嚴峻的資源環境瓶頸約束。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十三五”必須推動經濟的綠色轉型升級。“十二五”期間,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幅度從2011年的2%穩步提高到2015年的5.6%。通過提升“十三五”期間資源能源在經濟系統的利用效率,不僅能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回應人民群眾對生活環境的關切,還能為經濟發展創造更大的空間,把綠色產業培育發展成為新的支柱產業,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一是加快傳統的產業改造提升,止住經濟的出血點,降低資源的漏損率。針對當前一段時期工業增速下降、企業效益下滑的狀況,以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為抓手,加強“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高碳排放”企業的綠色升級改造,特別是淘汰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煤炭等行業的低端和過剩產能,有效控制電力、鋼鐵、建材、化工等重點行業碳排放,推進企業的關停並轉,鼓勵工藝技術裝備更新改造,提升資源能源的集約化管理和利用。

  二是強化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減少單位產出的物質消耗,提高經濟發展的綠色含量。強化約束性指標管理,實行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提高節能、節水、節地、節材、節礦標準;推行企業循環式生產、產業循環式組合、園區循環式改造,推動把傳統的“資源-產品-廢棄物”的線性增長模式轉變為物質閉環流動的可持續發展系統;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推動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加強儲能和智能電網建設,提高電動車產業化水平,提高建築節能標準,實施近零碳排放區示範工程,實現碳排放的主動有效控制。
 
  三是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培育成為新的增長點和新興支柱產業,為我國綠色經濟發展提供支持和動力。節能環保產業國家加快培育和發展的7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為節約能源資源、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提供物質基礎和技術保障。節能環保產業不僅為其他產業綠色發展提供裝備、產品和服務等,而且自身產業鏈長、關聯度大、吸納就業能力強,對經濟增長具有明顯的拉動作用明顯,是我國經濟綠色轉型的重要主動力量和產業生力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