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光明網:公共文化服務不該用商業眼光考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11 10:29:17


 
  閱讀是世間最溫柔美好的事,但閱讀這種“軟實力”的建設又不同於其他領域的建設,不可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所以,我們不該用任何硬性“指標”來衡量公共文化服務的效用。去年春節的時候筆者去了一趟安徽黟縣的碧山書局,碧山書局坐落在碧山村,村裡有2000多口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而且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婦女和孩子守著老宅。從經營效益上來講,這個書局一定是虧本的買賣。很多聞名而來的遊客,也是在書局裡拍拍照留個影,大多把它當作一個文化景點而不是書店。但是你不得不承認,設立在古祠堂裡的書店,延續了先人推廣鄉村教育和重視讀書的古韵,散發著濃濃書香和雅致舊影,構建了別有風味的鄉村文化空間。

  文化是一種服務,但更是一種精神浸染。就像黟縣老村裡的那個碧山書局,雖然它很“另類”地出現在了一個看似不搭調的村子裡,但它正試圖喚回村民對家鄉獨特文化和環境的關注。文化層面的建設和浸潤,從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回頭看廣州市天河區的自助圖書館,何嘗不是一種文化標誌呢?有它在,至少可以為這座城市呈現更多的書香氣息,我們不能只從“投入產出比”的角度來決定它的去留。

  從2014年全國兩會開始,全民閱讀已連續三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全民閱讀事關公民素質、社會道德、文明程度的提升,更是提升社會精神氣質的一種載體。既然自助圖書館已經來過,我們為什麼不讓它更好地“活”下去呢?

  (來源:光明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