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以生態式發展促進產業鏈創新鏈雙向融合
http://www.CRNTT.com   2021-09-01 08:55:33


  中評社北京9月1日電/中國“十四五”時期以及未來更長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這是實現產業鏈國際循環轉向國內循環的關鍵,也是產業走出去參與國際循環的關鍵。“雙圍繞”反映產業鏈與創新鏈雙向融合要求,它們分別存在於以產業發展為中心的產業與創新循環,以及以創新為中心的產業與創新循環之中。“雙圍繞”的核心是如何推動產業結構轉型以及創新應用的生態式發展。

  廣州日報發表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研究鄧線平文章介紹,創新鏈是指以某創新主體為核心,多主體協同配合,以滿足市場需求為導向,從基礎研究到產業化的創新過程的集合,本質是創新供給與生產需求的關係。它包括從基礎理論創新,到核心技術創新,到一般技術創新,到產業化應用創新過程。產業鏈是指以生產某核心產品的企業為龍頭,借助其產品、技術、管理等優勢,整合上下游相關資源,在特定區域內形成從基礎產業到產成品銷售的生產過程的集合,本質是產業中各企業間的供需關係。它包括核心技術供應產業、一般技術供應產業及產品生產、銷售等過程。

  產業鏈與創新鏈並不截然分開,產業裡面有創新,創新之中有產業。新時代,產業鏈與創新鏈之間聯繫日益呈現出三個特點。一是產業應用與創新越來越緊密。隨著科技進步不斷推進產品結構精細化,產生從基礎理論創新到產品生產創新的全產業鏈過程,使得產業發展的每一過程都與創新緊密結合。二是產業分化趨勢明顯。創新促進產業分化,產業分化背後是產品結構及生產的分化。從產品結構看,現在的產品由更多零部件組成,每一個零部件追求精細化生產,每一種生產構成新的產業發展趨勢。從產品生產看,跨國公司全球組裝產品形成趨勢,生產外包成為普遍的生產方式。三是數字化及技術集成要求越來越高。數字化及技術集成帶動產業生產由低端向高端邁進,促進創新密度提高,並與產業更緊密聯結。

  文章指出,新發展趨勢帶來產業鏈與創新鏈融合的生態式發展要求。產業與創新融合往往由核心技術創新及核心技術產業帶動諸多零部件產業形成,最後形成多種終端產品生產。這個過程中,創新與產業發展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促進的,核心技術與零部件生產也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促進的。並且,每一個過程都融合了產業與創新,每一部分之間、部分與整體、整體與外部、外部與部分之間都存在相互作用。這種生態式發展,既要維持整體平衡,又要維持部分之間的動態穩定和相互促進,還要維持內部與外部之間的交流和互動。通過內部產業與創新的融合,帶動外部產業與創新融合,以及社會整體的產業與創新融合發展。

  大致存在三種產業鏈與創新鏈融合發展模式。一是強生態產業鏈創新鏈融合。它具備核心技術創新與核心產業生產能力,包含從高端產業到低端應用的全產業鏈及核心創新到產業應用創新的全創新鏈結構,並形成相對完整生態系統。二是弱生態產業鏈創新鏈融合。它還沒有形成相對完整的產業鏈與創新鏈融合發展生態系統,或者缺乏核心技術創新能力,或者缺乏核心產業生產能力,或者下游創新能力不強和終端產品輸出能力不強。三是不同產業鏈創新鏈交叉融合。零星的產品生產以及零星創新,可以通過相互組合,形成產業與創新的融合發展,最終形成生態式發展態勢,並以生態式發展加速內部創新與產業發展融合。

  強生態產業鏈創新鏈融合,內部創新及產業結構處於行業領先,甚至國際領先;產業鏈及創新鏈相對完整,融合有力。對此,要推動產業與創新融合的外部式發展,防止內部壟斷和對外封閉。要促進龍頭企業加大創新投入,進一步完善基礎創新,推動核心技術創新,推動產品結構分化創新以及創新應用。要促進產業精細化、高端化發展;推動外部創新湧入,優化內部產業及產品結構,維持動態發展;推動內部創新溢出,產業擴張式應用;鼓勵龍頭企業加大研發投資,構建下一代技術創新生態體系;推動形成新的龍頭企業,促進產業鏈與創新鏈新的融合;加大對產業鏈創新鏈生態融合的資本投入;支持行業開展國際交流合作,打通國際國內產業與創新循環。

  弱生態產業鏈創新鏈融合,內部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和創新鏈,缺乏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對此,要實行“補鏈”工程。對於缺少龍頭企業的,要推動核心技術創新和產業應用,以之帶來產業鏈與創新鏈的融合,形成強生態發展態勢。對於產業鏈不全的,要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完善制度,引進新的產業,補足產業鏈短板,推動形成從核心技術產業到一般產品生產、銷售的全過程完整。對於創新鏈不全的,要推動形成從基礎理論創新到產業化應用創新的全創新鏈的完整,形成創新的生態優勢。

  產業鏈創新鏈交叉融合,通過相互補強,以產業鏈帶動創新鏈,或者以創新鏈帶動產業鏈,形成相互融合發展的生態系統。要圍繞產業鏈排查創新鏈,加快創新步伐,彌補創新短板,形成產業創新台賬,發揮產業鏈內部創新之間的聯動效應,推動創新整合;以核心產業為中心,推動基礎性創新和應用。要圍繞創新鏈排查產業鏈,完善市場配置,補齊產業鏈短板,尋找外部產業充實創新應用;推動核心技術產業發展,帶動整體產業鏈完整;推動技術創新多樣化應用場景,以創新鏈拓展產業鏈,以創新激發新的市場需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