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栽培技術不斷突破,“超優千號”的紀錄不斷刷新,畝產一路攀升到1100多公斤,目前仍是水稻育種攻關的主推品種。
楊漢樹告訴記者,師部農場基地150畝地種的都是衝產量的新品種、新組合,保1000公斤,衝1200公斤,還都沒有定名字。
“農時不能誤,農時來了,大年初一照樣下田。”楊漢樹留守的主要任務是照料水稻健康生長,每天都要頂著太陽,穿著長筒膠鞋在稻田裡奔忙,低頭觀察水稻材料生長,定點標注葉齡及分裂情況。
對水稻來講,3、4月是南繁工作最忙的時候,要做大量的雜交試驗,但春節也閑不下來。楊漢樹指著一塊圍擋起來的不育系材料,“那是去年11月10日播的,現在正好出穗。”
一手拿剪刀,一手持鑷子,剪穎抖粉,分分鐘汗就能濕透衣服。地裡忙完,坐在院子裡的涼亭聊天,楊漢樹指指旁邊的公寓樓,“袁隆平院士過去就住那間房。他奮鬥不息,感染帶動了一大批人。最好的種子永遠是下一個,我們都懷著同一個夢想,希望能育出更高產、更優質、抗逆性更強的品種。”
“堅守崗位,守著初心搞科研”
三亞崖州灣科技城,隆平生物技術公司的實驗室裡,忙碌依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