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即時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印將響亮地對西方說“不”
http://www.CRNTT.com   2022-08-02 09:30:11


資料圖:從2011年1月1日起,中俄雙方正式履行每年1500萬噸原油進口協議,共持續20年。圖為2011年1月1日,在漠河輸油站,兩名工人在輸油泵房進行巡檢。(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8月2日電/西方正尋求建立一個全球買家聯合體,從而為俄羅斯在海外市場出售的原油設定價格上限。但這是一個錯誤嘗試。中國和印度是(俄石油)主要進口國,西方需要兩國支持才能令該計劃取得成功,但中印迄今都沒表態。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8月1日載文《中國和印度應該拒絕西方對俄石油限價計劃》,文章說,這兩個亞洲大國權衡(西方)上述提議時,很清楚這個前所未有的笨拙計劃實現的可能性極低,而且很可能將在全球石油市場引發更多混亂。若再考慮到歐盟已感受到意外的災難性後果,中印對上述價格設限建議的回應將是響亮的“不”。

  美國是最早全面禁止進口俄石油的國家之一,也承受得起代價,甚至通過在歐洲市場占據更大份額而受益。但美國制裁和歐盟抵制導致全球供應緊張,將原油價格推升至14年來的新高。盡管最近全球油價因擔心經濟衰退而有所降低,但歐洲的天然氣和電力價格仍居高不下。世界正難以置信地目睹這個星球上一些最富裕的國家幾乎無助地一路狂奔——奔向最嚴重的能源危機,乃至近乎不可避免的經濟大破壞。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