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5日電/據科技日報報導,高血壓是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容易誘發心梗、中風等心血管疾病以及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國高血壓防治現狀藍皮書2018版》顯示,全國年平均新增高血壓患者1000萬人。雖然控制高鹽、高糖飲食,注意生活作息、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等可適當規避高血壓,但其相關發病機制和主導因素仍未明晰,限制著臨床治療取得突破。
近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浙江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研究員史鵬與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研究員沈嘯、研究員穀岩三個研究組組成的聯合團隊首次揭示靜息態下的小膠質細胞會通過分泌蛋白PDGFB直接作用於交感神經元上的受體PDGFRa,促進該神經元中編碼一種鉀電流通道蛋白基因的表達,從而防止其超興奮,維持正常的交感神經張力和血壓。相關研究論文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免疫》(Immunity)。
沿交感神經系統“順藤摸瓜”
臨床診療中,高血壓治療通常需要使用1—3種降壓藥。目前大部分的降壓藥主要是通過舒張外周阻力血管,或者減少體內水鈉瀦留達到降壓效果。“即使在幾種藥物的聯合使用下,仍然有部分患者的血壓不能得到有效緩解,成為頑固性高血壓,這部分患者的比例達到10%以上。”史鵬介紹道。
2010年,《柳葉刀》曾報導了一項臨床實驗——針對一部分頑固性高血壓患者,即在同時使用3種或以上的降壓藥的情況下高血壓仍不能得到緩解的患者,醫生用腎動脈交感神經消融術“熔斷”支配腎臟的交感神經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高血壓。史鵬受此啟發,想進一步從交感神經的角度去解析高血壓的發病機制。
交感神經是人體自主神經系統的一部分,主要保證人體緊張狀態時的生理需要,與之相對應的是副交感神經。二者功能類似油門和刹車對汽車的作用。“具體到心血管系統,交感神經的末梢貼著血管壁生長,它的興奮會引起血管的收縮。”史鵬說。
據介紹,長期的高血壓會導致腦血管內皮損傷以及神經—血管單元偶聯障礙,導致臨床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病變,比如阿爾茨海默病。改善支配血管收縮的交感神經張力是緩解高血壓的有效手段。
近年來,隨著學界對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的深入,小膠質細胞逐漸被揭示是推進神經元損傷的主要因素之一。史鵬表示,單細胞測序、蛋白質組學、表觀遺傳學等技術在腦神經領域的應用,促使科研人員從細胞分子層面逐漸揭示出小膠質細胞對疾病進程的影響,並以此為突破口提出治療神經源性疾病全新的思路和靶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