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27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範、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而被稱為社保“第六險”的長期護理保險正在進行有益的嘗試。
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是醫療保障領域深入貫徹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戰略舉措,也是補齊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制度安排。
目前,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仍處於試點階段,其制度設計、服務體系、評定標準、管理流程等都在探索之中。對此,失能家庭的真實反饋如何?試點擴大滿兩年以來,各地已探索了哪些經驗?
破解“全家失衡”難題
2018年,北京市石景山區啟動長護險前期試點。家住石景山區八角街道的趙先生成為了北京市首批享受到長護險的重度失能老人。因患有多發性腦梗和糖尿病足,趙先生右腿截肢,左腿皮膚紫紺並伴有潰瘍。申請長護險後,以前需要頻繁住院的趙先生有了護理人員定期上門進行專業按摩護理。
2020年9月,國家醫保局、財政部印發《關於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正式啟動為期兩年的擴大試點,在第一批試點城市基礎上新增了包括北京市石景山區在內的14個試點區域。
目前,長護險制度在石景山區正式試點已滿兩年,惠及3500多名重度失能人員。“舉例來說,洗澡對普通人來說不是問題,對失能老人來說卻是大問題。”北京市石景山區醫療保障局局長李鳳芹對記者表示,長護險解決了很多老人家屬做不了的事情,減少了對失能老人的二次護理傷害,在落地過程中很受失能老人和家屬的歡迎。與此同時,護理質量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重度失能人員就醫的頻次,節約了醫保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