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文化自信無影無形又無處不在
http://www.CRNTT.com   2022-12-28 13:36:17


 間還獲得了省級獎項。

  我所感受到的傳統文化教育,不僅是學校的課程,也是一種社會氛圍。對於國畫,我的最初印象便來自家鄉的吳山明美術館。美術館就坐落在我的小學旁邊,學校常常組織學生去欣賞吳山明的國畫作品。其作品尺幅之大可占整面墻,畫中各色人物神態豐富,細致獨特,甚至臉上的細紋都能被水墨勾勒出來。每次參觀,我都震撼於國畫精巧與寫意的完美融合,沉浸在詩意和美感中許久。浦江這個小小的縣城,每年都會舉行中國書畫節,名家會展、現場創作、精彩紛呈。我數次代表學校參加這項活動。書畫節的樣子年年都在變,又好像從來沒變——變的是書法家和畫家們的作品內容,不變的則是對文化初心的堅持。對我來說,墨香就在身邊,文化養在心間。它教會我努力,教會我堅持,讓我從中國厚重的文化傳承中汲取力量,品味到沁人心脾的詩畫芬芳。

  如果說家鄉的書畫文化讓人在精神上擁有美的享受,那麼家鄉的上山遺址,作為世界稻作文明的起源地,則讓我在歷史的長河中感嘆於古代勞動人民的精妙智慧。我的老家就在黃宅鎮上山村,和山上遺址有著與生俱來的緣分。2006年,我出生那年,上山遺址在第四屆環境考古學大會暨上山遺址學術討論會上被正式命名。童年的記憶裡,多少次,我和同伴們奔跑在燦爛陽光下,在綠油油的草地上,穿梭在金黃稻草屋頂的兩座博物館中,定睛欣賞加炭紅衣陶大口盆、雙耳陶罐、平底陶盤,以驚異的目光注視著迄今發現最早的栽培稻的稻米,心中無數遍想象我們的祖先在萬年前在這裡彎腰插稻、割稻的場景,嘗試著體會他們為家人、族群辛勞耕作的心情,似乎看到他們抹去汗水卻露出滿足的笑容,聞到了收割水稻時的縷縷清香。

  不論是實實在在的歷史遺址,還是抽象無形的文化技藝,這些與中華文化緊密相連的元素,都在成長路上滋養著我的心靈。它們來自遙遠的過去,卻有著歷久彌新的力量,讓今天的我更加自信、更加包容、更能在長大成人的過程中健全自己的人格。每當我驕傲輕飄,總會拿起熟悉的毛筆、用三指的力道寫出一筆一劃,心自然就沉了下去。每當我煩躁焦慮,我會走進上山遺址的陶罐口盆中,將自己置身於歷史長河之間,在穿越時空中感受似水平靜。成長在墨香與稻香的環抱下,我的生活因此更加豐富,靈魂也得到了別樣的色彩。今後,我將探尋歷史之海的更深處,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攜手同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