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走近“新三樣”:動力電池技術新能量足
http://www.CRNTT.com   2024-01-24 10:25:54


 

  破解成本、效率“難點”,推動產業結構、商業模式創新

  地面一塵不染,設備潔淨整齊,進入要穿白色防塵服……走進浙江衢州極電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三電智能製造工廠(以下簡稱“衢州極電工廠”)電芯車間,仿佛置身於一間龐大的醫院手術室。這裡的空氣潔淨系統,能確保每立方米空氣中5微米以上的粉塵顆粒少於293個;近乎“0水分”的控制系統,讓車間濕度僅為撒哈拉沙漠一年中最低濕度的一半水平,確保單電芯水分含量比例小於萬分之二。

  這座建築面積146萬平方米、全球最大的三電及儲能系統智能製造綜合基地,由吉利控股全資打造,從建設到投產只用了14個月。2023年,涉足電芯製造且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的整車企業,不只吉利一家。

  2023年11月24日,時代長安動力電池有限公司生產的首款標準電芯在四川宜賓三江新區下線。按照規劃,長安汽車將在2030年推出液態、半固態、固態等8款電芯,形成不低於150吉瓦時的電池產能;首款成組效率達到86%的CTC技術,將於今年量產。

  半個多月後,廣汽埃安旗下因湃電池智能生態工廠竣工。該工廠投資109億元,規劃建設36吉瓦時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產能,可滿足6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裝載需求。據悉,廣汽自主研發、電芯能量密度可達400瓦時每公斤的固態電池,計劃於2026年量產裝車。

  “新能源汽車競爭進入下半場,焦點除了智能化,還有能源補給。整車企業要有能力提供更加便捷、更加便宜、更加綠色的能源,來滿足消費者對綠色出行的需求。”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說,廣汽發力能源生態板塊,旨在提升硬產品之外的軟性競爭力。

  吉利控股集團總裁、極氪智能科技首席執行官安聰慧表示,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最核心、最昂貴的零部件之一,事關成本,也事關安全、續航和充電效率等用戶直接體驗。車企全棧自研電池,是提升技術實力、深挖品牌“護城河”、掌握競爭主動權的關鍵一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