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略說語文學、古典學與“中國古典學”
http://www.CRNTT.com   2024-05-12 13:04:10


 
  然而,與對西方古典學有種種不同的理解一樣,我們今天對中國古典學的理解則更加眾說紛紜,各執己見。有人用心將中國古代文獻學解釋和建構為中國古典學的核心,亦有人將中國古文字學作為中國古典學的基礎,多年前有從事古文字研究的學者提出了新語文學的說法;還有一種較為普遍的潮流是將整體的中國古代文明研究理解為中國古典學;還有人主張將對古代漢語文經典和思想的研究作為中國古典學之核心,或者延續中國的“國學”傳統,將對中國古代思想、經學研究作為中國古典學的核心等等。

  從學術史的意義上說,中國古典學首先是對中國古代語言、文獻[經典]的語文學研究。這樣的中國古典學與早期的西方漢學(Sinologie,Sinology)有很明顯的共同之處,有人甚至直接將漢學稱為“漢學語文學”(Sinological Philology)。雖然漢學現已被中國研究取代,失去了其學術權威意義,並已經在北美的學術體系中處於邊緣位置,但漢學一定是中國古典學必須繼承和創新的學術傳統。

  事實上,與西方之東方學研究的其他分支學科一樣,漢學也是一種典型的“民族語文學”學科。隨著歐洲各民族國家的興起,諸如日耳曼語文學、羅曼語文學、芬蘭語文學、伊斯蘭語文學等民族語文學紛紛興起,它們通常被稱為“新古典語文學”或“新語文學”(Neuphilologie)。包括了古代歷史和古典考古學的德國“古典學”也曾被稱為“古典古典學”(Klassische Altertumswissenschaft),這或是表明一種包括德意志古代歷史和考古研究在內的民族語文學,要算是“新古典學”了。與此相應,我們自己的古典學既可以是一種純粹的以文本為研究對象的漢學式的語文學,也可以是一種包括了中國古代歷史和考古學在內的,同時包括書面語文文獻和物質文明研究的“中國古典學”研究。傅斯年當年倡導歷史語言研究,以此來實現中國人文學術的現代化,他借用的範式就是這種德國式的“古典學”。

  2002年,著名古典語文學家格蘭·莫斯特主編了一本討論語文學歷史和古典學學科性的論文集,題為《學科化古典學》(Disciplining Classics),特別有意思的是,這本論文集的德文標題竟然是Altertumswissenschaft als Beruf,譯言《作為職業的古典學》。莫斯特不但將英文中的Classics與德文中的Altertumswissenschaft完全等同了起來,而且明確表明“古典學”與歐洲其他人文科學學科一樣,必須是一種專業性極強的職業的科學,而不是預言家和先知們擅長的宣傳和說教。所以,不管是從事西方古典學研究,還是倡導和建設中國古典學,我們都必須把古典學“作為一種職業的科學”,把它的專業性、學術性和科學性放在第一位。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來源:文匯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