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1日電/網評:聚焦發展第一要務 改革求變創新局
來源:大公報 作者:梅若林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於下周三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這份報告具有重要意義,是基本法第23條立法完成後的首份報告,也是香港邁向由治及興的承前啟後的一份報告。更重要的是,中央接連出台一系列挺港惠港政策,為香港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供了巨大機遇。特區政府可以聚焦發展這第一要務,全力以赴拚經濟、謀發展、惠民生,推動香港發展踏上新台階,開創新的發展局面。
近日李家超除了頻繁出席多個地區咨詢會廣納民意外,也積極與各行各業的中小企代表會面,瞭解他們在經濟產業結構轉型期中的狀況和需要,並特別強調“各界積極求變,政府亦大力支持”。
在今次施政報告中,特首如何闡釋其求變理念,在機制體制上作出適應新時代發展需求的轉變,可謂備受關注。尤其三中全會《決定》的涉港部分,強調香港“三個中心、一個高地”的定位,要求香港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如何深化大灣區融合合作,進一步強化兩地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已成重中之重。
就以一直以來視為“老大難”問題的基層醫療為例,本屆政府雖然提出了擴大長者院舍服務券計劃,又公布了《基層醫療健康藍圖》,期望扭轉現時“重治療、輕預防”的醫療觀念。但面對人口老化壓力越來越大,香港在進一步縮短專科輪候時間、完善診症流程方面,還需要更多政策作為配套。
早前社會上已經有聲音建議,加強支援港人北上安老。其實特區政府完全可以加強利用大灣區的已有資源,比如社署於2014年開始推行的“廣東院舍住宿照顧服務計劃”,除了由政府主導增加受認可的內地院舍數量外,更可以從機制設計上入手,讓符合一定標準或條件的內地院舍定期主動申請,在長遠上維持院舍宿位的供應量,亦能縮短在香港的輪候時間。
對於因而衍生的就醫費用問題,政府亦可以爭取擴大長者醫療券使用範圍。現時二千元長者醫療券僅能用於深圳、東莞、南沙七間醫療機構,對比整個大灣區內地九市的醫療機構,只能說是九牛一毛。其實長者醫療券的使用範圍除了地域限制外,也可以考慮補貼門診服務以外的住院費用,讓北上安老有更大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