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俄媒評中國核力量:東風31導彈遭運輸困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01 11:41:48


 
  “東風-31”導彈系統的研製工作始於80年代中期。從一開始,中國工程師的任務就是保證使用類似於俄羅斯“白楊”洲際彈道導彈的公路機動式武器系統,隨時機動發射導彈。中國遇到的主要問題是固體混合燃料的研製困難,蘇聯當年也遇到過同樣的困難。因此,原定於90年代初的首次導彈試射一再推遲。之後的一次發射同樣不成功,直到1995年才首次順利完成發射任務。之後又連續成功發射了三次,2000年在解放軍演習期間成功發射兩次,2002年成功發射一次。 

  中國遵循蘇聯的良好傳統,在1999年10月1日舉行國慶50周年閱兵,公開展示了“東風-31”新型導彈。3輛HY473導彈運輸車裝載著導彈貯存發射筒,駛過天安門廣場。據推測,裡面裝有新型導彈。這種標準四軸卡車和8軸半掛車的組合,更像是運輸裝彈車,而不是作戰發射車。很明顯,與俄羅斯“白楊”洲際導彈發射裝置相比,這些車輛的越野性能非常有限,不能視為真正符合要求的作戰系統。 

  “東風-31”洲際彈道導彈的真實戰術技術性能是中國最重要的軍事機密之一。根據媒體掌握的數據,這種三級固體燃料導彈長13米,直徑2.25米,發射重量42噸,配備慣性導航和天體導航系統。據不同的估計,命中精度在100米到1000米之間。它能配備1枚爆炸威力為1兆噸的單核彈頭,或者3枚威力為 2-15萬噸的分導式彈頭。在拋射重量方面,“東風-31”基本上和俄羅斯“白楊”、“白楊-M”大體相當,大概為1.2噸。 

  據稱,在公路機動部署狀態下,“東風-31”導彈能在30分鐘內發射。從出庫、到達發射陣地、垂直竪起運輸發射筒到發射洲際彈道導彈,最多只需要30分鐘時間。很可能,中國這款導彈使用冷發射(迫擊炮式)方式,和俄羅斯“白楊”系列導彈一樣,首先通過壓力蒸汽發射器把導彈拋射到30米的空中,然後啟動導彈一級推進機制。 

  改進版“東風-31A”是三級固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使用機動發射裝置。雖然最大射程超過11200公里,但是“東風-31A”的射程和有效載荷仍然低於 “東風-5A”井基液體燃料洲際導彈。根據五角大樓掌握的情報,中國已經部署了大約10枚“東風-31A”導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