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 
林鄭月娥2021施政報告發言全文
http://www.CRNTT.com   2021-10-06 14:31:26


 
  工業邨

  政府會持續從基建、人才、資金、技術及科研五大方面推動“再工業化”,令我們的產值鏈更為完備及經濟更為多元。位於將軍澳工業邨的先進製造業中心和元朗工業邨的微電子中心將分別於明年中和2023年完工。業界對這兩項設施反應理想,反映不少企業認同高附加值和高技術含量的製造工序和生產線可在香港落戶。有鑑於此,我已邀請科技園公司開始構思興建第二個先進製造業中心。

  推動研發

  香港擁有發展為環球科研合作中心的紮實根基,旗艦項目“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已成功招攬了28所由世界級的大學和科研機構與本地大學合作的研發實驗室。我早前到訪部分實驗室,體會到研發團隊對追求科技突破和嶄新商機的熱忱和努力。我深信這些實驗室和人才會令香港的創科發展更上一層樓,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環球科研合作中心的地位。

  展望未來,《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瞄準生命健康等前沿領域。我認為香港應回應“國家所需”,更好發揮香港在生命健康科技的優勢。香港在這方面的科研根基深厚,擁有多位世界級權威專家,成就廣受尊崇。香港設有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承認的臨床試驗基地,其符合臨床試驗相關標準要求的數據,亦廣泛獲美國及歐盟的有關機構承認。我現建議在河套地區港深創科園內設立“InnoLife Healthtech Hub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以“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16所與生命健康相關的實驗室及8所與生命健康相關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為基礎,聚焦生命健康領域的科研工作。我知道不少生命健康初創或大型企業看準香港在這方面的優勢和大灣區市場的潛力,有興趣在港發展。新田科技城將可為相關的科研及先進製造業提供土地。

  要大力推動生命健康科技,臨床數據、臨床試驗、藥物註冊等配套不可或缺。我已要求食物及衞生局(食衞局)、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和衞生署全面檢視現行做法,作出配合。

  科技投資

  政府的“創科創投基金”以配對形式連同風投基金投資於本地創科初創企業,至今已有11個共同投資夥伴。科技園公司的“科技企業投資基金”及數碼港的“數碼港投資創業基金”已把投資範圍擴大至A輪以後的融資。此外,我們去年從“未來基金”撥出一成款項,成立“香港增長組合”投資組合,策略性投資於“與香港有關連”的項目,創科是其中一個目標行業。政府會透過合適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作為夥伴進行相關投資,豐富現有多種資助計劃來發展創科界別和市場,以協助正在迅速發展的創科企業(包括初創)。科技園公司亦會成立“大灣區創科快線”,全方位培育初創,以及支援企業“引進來、走出去”。我鼓勵更多企業和基金投資者支持香港的創科發展。

  參與國家研發工作

  多年來,本地大學與內地的研究機構透過不同科研計劃已建立緊密合作關係,成果纍纍,例如理大過去積極參與國家的太空探索項目,現時在月球以至火星上的部分儀器便是由理大研發,令香港人感到驕傲。我鼓勵香港科學家繼續參與這些極具意義的協作,貢獻國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