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 
林鄭月娥2021施政報告發言全文
http://www.CRNTT.com   2021-10-06 14:31:26


 
  特殊教育

  我們致力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本屆政府投放在融合教育的經常開支倍增至每年約36億元,而在特殊教育的經常開支亦由每年約25億元增加至每年約35億元。這撥款尚未計及屬勞福局有關為學前兒童提供的“到校學前康復服務”。

  非華語學生

  為鼓勵非華語家長安排他們的子女入讀本地幼稚園,由2017/18學年起,教育局為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並錄取了非華語學生的幼稚園提供額外資助。但更重要的是評估成效並作出適當的調整,使語言不會再成為非華語人士融入香港社會和進入職場的障礙。

  國民教育與價值觀教育

  “三歲定八十”,特別是個人品格、國民身分認同的教育必須從小朋友做起。教育應協助學生從小就正確認識國家歷史、中華文化和人民生活,包括香港特區的憲制秩序。我和教育界不少前輩都對特區政府自2018/19學年把中國歷史科列為初中獨立必修科並對課程進行修潤,以及本學年取代通識教育科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寄予厚望。同樣地,教育局會負起監察功能。

  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部分。為建立學生正面價值觀和態度,教育局近年透過“優質教育基金”設立撥款計劃,支援學校推展價值觀教育,幫助學生積極面對逆境,建立正向思維。針對網絡假資訊的不良影響,我們加強培養師生媒體和資訊素養,並善用“優質教育基金”支援學校推動媒體和資訊素養教育、教導學生辨別資訊真偽、建立慎思明辨的能力、鞏固價值觀教育。

  吸引人才

  建立人才庫

  香港正面對人口急速老化及生育率持續下降的挑戰,人力資源供應面臨樽頸。香港作為一個細小經濟體,難以單憑培育本地人才便能滿足經濟發展需求,我們需要更進取地吸納更多非本地人才,豐富香港的人才庫,推動高端經濟發展和抓緊《十四五規劃綱要》和大灣區的發展機遇。

  “優秀人才入境計劃”

  政府在去年宣布將“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優才計劃”)的年度配額倍增至2 000個,以擴充香港人才庫。措施成效顯著,去年已有超過1 700名來自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優才獲發配額。我決定進一步將“優才計劃”的年度配額倍增至4 000個,以吸引世界各地優才來港工作。

  人才清單

  政府2018年公布首份香港人才清單。我們剛完成檢討,決定新增“資產管理合規專才”及“環境、社會及管治相關財經專才”專業,並擴闊部分原有專業的領域,涵蓋“醫療及健康護理科學”、“微電子”、“集成電路設計”和“藝術科技”專才,以及優化法律及爭議解決專才的要求,以配合香港未來重點發展金融、創科、文化藝術和爭議解決服務的政策方向。此外,我們會透過海外經貿辦和內地辦事處的網絡,協助相關政策局吸引人才來港工作。
 
  金融服務人才

  香港作為與內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的國際金融中心,需大量金融服務業人員。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會與教育局和勞福局研究,為金融科技行業在資歷架構下建立專業資歷基準,讓僱主及從業員有更清晰及認可的專業發展階梯,並同時把更多金融相關課程納入“持續進修基金”可獲發還款項課程,吸引更多人才投身這行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