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第33頁 第34頁 第35頁 第36頁 第37頁 第38頁 第39頁 第40頁 第41頁 第42頁 第43頁 第44頁 第45頁 第46頁 第47頁 】 
李家超2022施政報告發言全文
http://www.CRNTT.com   2022-10-19 17:52:16


 
  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38. 創新科技是激活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為全速引領香港實現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願景,政府會在今年內推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就四大發展方向制訂重點政策。

  39. 第一,完善創科生態圈,實現香港“再工業化”。措施包括:

  (i)促進科研成果商品化──香港有雄厚的科研實力。我們會設立100億元“產學研1+計劃”,由明年開始以配對形式資助不少於100支有潛質成為初創企業的大學研發團隊分兩期完成其項目:第一期是三年內成功把科研成果轉化落地,第二期是隨後兩年內把科研成果商品化。目標是激勵產學研協作,進一步推動“從一到N”的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發展; 

  (ii)促進科技產業發展──積極向內地和海外推廣香港的新機遇,包括聯同“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配合50億元“策略性創科基金”以及落馬洲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港深創科園)由2024年起提供的創科土地和空間,聚焦吸引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以及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等產業的優秀企業和人才落戶香港。目標是未來五年吸引不少於100間具潛力或代表性的創科企業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包括至少20間龍頭創科企業,為香港帶來過百億元的投資,並創造以千計的本地就業職位; 

  (iii)推進“再工業化”──設立“工業專員”,專責統籌和督導“再工業化”的策略工作,協助製造業利用創新科技升級轉型。我們會研究在大埔創新園興建第二個先進製造業中心,以及通過“再工業化資助計劃”資助更多智能生產線在港設立,目標是將智能生產線由目前約30條在五年間增加四倍至超過130條,亦會加強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合作,支援企業轉向智能生產;及

  (iv)加強基建設施──全力落實港深創科園的建造工程,同時加快“北部都會區”新田科技城發展。此外,由2025年起分階段完成科學園和數碼港的擴建工程,提供合共約100 000平方米的額外樓面面積。我們亦正規劃東鐵線科學園╱白石角站,目標是在2033年或之前開通。

  40. 第二,壯大創科人才庫,增強發展動能。我們將推出額外措施,重點吸納創科人才: 

  (i)引入國際創科領軍人才──與“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合作,提供針對性的特別配套措施,吸引優秀創科人才帶同其業務或科研成果落戶香港; 

  (ii)優化現有科技人才計劃──優化“科技人才入境計劃”,撤銷聘用本地僱員的要求、延長配額有效期至兩年,並涵蓋更多新興科技範疇。另外,我們會向“研究人才庫”計劃下聘用研發人才的科研機構和創科企業增加約10%資助,並額外為持有博士學位的科研人才提供生活津貼; 

  (iii)增加住宿支援──興建更多創科人才住宿,包括研究在科學園附近建造新一座“創新斗室”,以及在港深創科園提供住宿空間。另外會增加規劃彈性,提供可容納更多創科人才的住宿空間,配合新田科技城的發展;及

  (iv)擴展“創科實習計劃”──為本地指定大學在大灣區設立的分校和海外修讀STEM(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相關課程的大學生提供本地創科實習機會。
 
  41. 第三,建設智慧香港,提升市民生活質素。措施包括: 

  (i)建設智慧政府──目標是兩年後政府服務全面電子化,以及三年內全面採用“智方便”提供一站式數碼服務,實現政府服務“一網通辦”,並推出100個數字政府項目,運用科技提供更多便民服務; 

  (ii)開放數據──繼續積極開放政府數據和鼓勵公私營機構開放更多數據,供業界創新應用。我們亦會與內地探討內地數據向港流通的安排,共同推動大灣區智慧城市協同發展;及

  (iii)擴展5G網絡──明年修例,指明新建樓宇須預留空間裝設流動通訊設施,進一步擴大5G網絡。

  42. 第四,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同時鞏固香港國際化優勢。港深創科園是港深創科合作的橋頭堡。我們會在“一區兩園”的基礎上,與深圳深度合作,以創新、專屬、專項方式研究試行創科合作跨境政策,涵蓋兩地物資、資金、數據和人員等領域的流通。我們會積極吸引海內外創科企業進駐港深創科園,成為構建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引擎。近日,國家宣布首次在香港選拔載荷專家參與國家載人航天工程,充分體現了國家對香港科技界的高度重視。我們正積極支持和配合有關選拔工作,為國家推薦合適人選。我期望國家能繼續支持香港更多參與國家科技創新的任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第33頁 第34頁 第35頁 第36頁 第37頁 第38頁 第39頁 第40頁 第41頁 第42頁 第43頁 第44頁 第45頁 第46頁 第4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