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第33頁 第34頁 第35頁 第36頁 第37頁 第38頁 第39頁 第40頁 第41頁 第42頁 第43頁 第44頁 第45頁 第46頁 第47頁 】 
李家超2022施政報告發言全文
http://www.CRNTT.com   2022-10-19 17:52:16


 
  土地:增加儲備,重奪供應主導權

  多管齊下提量

  68. 為主導土地供應,政府會物色更多土地以照顧需求並增加土地儲備,包括通過新一輪“綠化地帶”研究和《農業優先區顧問研究》釋放的可發展土地。全港約有16 000公頃“綠化地帶”,超過一半已知有明顯發展限制,例如坡度較斜、具生態敏感性等。餘下8 000公頃中,1 200公頃已被納入發展計劃。新一輪研究再識別約255公頃有發展房屋潛力的“綠化地帶”,可提供70 000個單位,並會在2024年或之前改劃第一批土地。規劃署明年會完成檢視餘下所有“綠化地帶”的發展潛力。

  69. 我們同時着力發展棕地,新界現有1 600公頃棕地當中,超過一半會陸續轉化成房屋和其他用途。以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為例,兩年前開始清理的棕地,今年完成平整並交予房委會興建公營房屋。在加快收回棕地進行發展的同時,政府會適切照顧包括寮屋住戶、棕地作業者等受影響人士的需要,包括明年起在元朗和洪水橋推出土地興建多層工廈,並於地契條款要求撥出若干樓面面積以低於市場租金租予受影響的棕地作業者。

  70. 此外,我們會於今年提出將軍澳第137區的發展計劃,預計可提供50 000個房屋單位,最早2030年入伙。

  多管齊下提速、提效

  71. 我們會落實下列措施,大幅壓縮造地所需時間: 

(i)精簡法定程序──簡化規劃、環境影響評估(環評)、收地、基建各項程序,今年提交條例草案修訂《城市規劃條例》、《收回土地條例》、《前濱及海床(填海工程)條例》、《道路(工程、使用及補償)條例》及《鐵路條例》,以及修訂《環境影響評估條例》的附表等。非大規模項目“生地”變可建屋“熟地”的時間將由最少6年減至4年,大規模項目由13年大幅減至7年,當中環評程序會壓縮至18至24個月。明年將開放環境基線資料,提升環評效率; 

  (ii)進一步精簡行政程序──就重點課題展開研究,包括停車場樓面寬免安排、濕地緩衝區發展審批指引、自行核證和獨立審查安排,以及樹木移除和補種程序,明年年中陸續提出具體建議; 
 
  (iii)加快審批建築圖則──屋宇署會成立“專責審批組”,以“促進者”思維加快審批大型私人住宅項目的一般建築圖則申請,目標是約八成圖則可於首次或第二次呈交申請時獲得批准;另會就業界應用“建築信息模擬技術”(BIM)製作建築圖則並呈交部門審批訂立路線圖,於2024年第一季推出應用軟件,以便業界將查核有關圖則的樓面面積是否符合要求自動化; 

  (iv)擴展標準化補地價安排──恆常化工廈重建的標準金額補地價安排,並由目前只適用於工廈重建和新發展區的原址換地申請,擴展至新發展區以外的新界農地,縮短流程,明年年中前提出具體方案; 

  (v)加快業權統一以利老舊市區重建──建議放寬申請強拍門檻,樓齡達50年或以上但少於70年的私人樓宇門檻由八成業權降至七成,樓齡達70年或以上則降至六成。位於非工業地帶的工廈,如樓齡達30年或以上,門檻降至七成業權;另放寬相連地段強拍申請要求、精簡強拍法律程序,以及透過專責辦事處為受影響小業主提供更多支援。今年內就方案諮詢立法會和持份者;及

  (vi)精簡地契續期安排──2025年起陸續有不少地契到期,政府明年會提交條例草案,以一致方式定期為到期地契續期,免卻個別業權人逐一簽立續期的繁複手續和繳付昂貴費用,大幅減少續契時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第33頁 第34頁 第35頁 第36頁 第37頁 第38頁 第39頁 第40頁 第41頁 第42頁 第43頁 第44頁 第45頁 第46頁 第4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