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國新辦發布會:青海是中華水塔 做好守護人
http://www.CRNTT.com   2024-05-25 00:44:38


 

  中國日報記者:剛剛吳省長提到青海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區,請問青海在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方面是怎樣做的?又有哪些特點?謝謝。

  楊志文:謝謝記者朋友對青海民族工作的關心關注。剛才吳曉軍省長在介紹情況的時候已經講了一些內容,在這裡,我想重點向大家介紹一下青海民族工作的三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更聚人心了。我們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個主線牢牢抓在手上,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通過“馬背上的宣講團”等形式,用帶有“泥土氣”“糌粑香”的方式,把黨的惠民政策和群眾關心的問題講清楚,把黨聲化為民心。堅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務、保障民族團結,青海六個自治州全部出台了《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條例》。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四級黨委書記抓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抓示範單位動態管理等一系列創新舉措,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細化到各地各行各業,浸潤到基層群眾心中,把各族群眾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

  第二個特點,各民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更緊密了。我們創新打造了388個各民族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社區“石榴籽家園”,各民族群眾相互學習、相互借鑒、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共同繪就了和諧相融的美好畫卷。去年“12.18”積石山地震發生以後,漢族、藏族、回族、撒拉族、土族等各民族群眾互幫互助、共克時艱,我們許多同胞自發遠道而來,為受災群眾免費做飯,當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青海拉面送到受災群眾面前時,很多人熱淚盈眶,在危急時刻展現了中華民族一家親的強大凝聚力、向心力。

  第三個特點,各民族群眾融入現代化建設更踴躍了。我們搶抓時代機遇,依托民族地區的資源禀賦,找准發展路子,做好產業文章,不斷激發發展內生動力。我們六個自治州地區生產總值比2012年翻了一番,全力辦好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實事,確保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一個民族都不掉隊。如,海北州果洛藏貢麻村的各族群眾,牢記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視察時的殷殷囑托,用民族團結的力量解開了致富的密碼,有機畜牧、特色旅遊等產業實實在在地增加了群眾收入,人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已成為青海各族人民的共同心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