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國新辦發布會:青海是中華水塔 做好守護人
http://www.CRNTT.com   2024-05-25 00:44:38


發布會現場。(中評社 李子寧攝)
 

  在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方面,我們充分發揮青藏高原“超淨區”地理生態優勢,堅持提質、穩量、補鏈、擴輸,青海現有1.5億多畝有機監測草原,800多萬頭牛羊已實現原產地溯源,鮭鱒魚產量占全國的40%,青海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有機畜產品、有機枸杞、冷水魚生產基地。如今,青海的牛羊肉、有機枸杞、藜麥等農畜產品都以絕佳的品質受到了國內外消費者的廣泛青睞。

  新征程上,我們將錨定產業“四地”建設目標不動搖,堅持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走出一條具有青海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對此,我們充滿信心,謝謝!

  經濟日報記者:我的問題是跟經濟有關係的,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是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的一項重要工作。請問青海在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方面有哪些具體措施?謝謝。

  青海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王林虎:我來回答這位記者的提問。大家知道,青海地處祖國西部,受自然、地理、歷史、交通、信息以及人口等因素影響,民營經濟發展與內地沿海地區相比,在經濟總量和規模上都不算大。但我們“勿以善小而不為”,多年來,青海省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堅定不移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一系列政策和舉措,高質量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以來,民營經濟經營主體年均增長6.7%,目前達到53.8萬戶。我們立足青海資源禀賦和區位特點,一方面,打造形成了生態環保、鹽湖化工、清潔能源、農畜產品、文化旅遊等特色產業;另一方面,培育發展了拉面、青綉、牦牛、藏羊、枸杞、青稞等地方特色產品和品牌,民營經濟貢獻了全省40%的經濟總量和80%的城鎮勞動就業,已成為推動現代化新青海建設的重要力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