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 
中共中央發布會 解讀三中全會精神
http://www.CRNTT.com   2024-07-20 00:14:53


 
  
  鳳凰衛視記者:我們關注到,上個月公布的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中,由高校牽頭的占到三大獎勵總數的三分之二左右,兩位最高科技獎得主李德仁院士和薛其坤院士也都來自高校。請問,下一步要如何通過深化改革進一步提升高校的科技創新能力,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更加有效服務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謝謝。
  
  懷進鵬:謝謝您對高校科技創新工作的關注和肯定。我們都知道,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匯點,是基礎研究的主力軍、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我理解,高校是國家最寶貴的資源。近年來,高校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學、物質科學、空間科學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成果。下一步,我們將優化高等教育布局,著力強化高校有目標有組織的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加強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雙輪驅動”,為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撐。
   
  一是分類推進高校改革。經濟社會發展實際上對學校和人才的需求是多樣的,在高校中既需要“全能選手”,又要有“單項冠軍”。我們將明確各類高校發展定位,建立分類管理、分類評價機制,引導不同類型高校在不同領域、不同賽道塑造並發揮高校的優勢,追求卓越、辦出特色。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實施一流學科培優行動,聚焦優勢突破方向,打造一批一流學科標杆,在重大任務完成中提升學科建設能力。
  
  二是著力加強創新能力培養。創新之教育培養創造之人才,創造之人才造就創新之國家。我們將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與科技發展態勢,動態調整高校學科設置,優化人才培養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學科專業。深入實施國家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戰略行動,深化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打造一流核心課程、教材、實踐項目和師資團隊,強化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協同,以學生人文底蘊的提升促進科技創新思維的提高,構建高質量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體系。
  
  三是完善高校科技創新機制。我們將實施基礎學科與交叉學科突破計劃,提升基礎研究的組織化程度,把重大任務作為科教融匯的“發動機”,引領學科交叉融合,推動產出更多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特別是將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通過長周期穩定支持、長周期評價,引導支持一批具有家國情懷、創新能力突出的高校青年教師,開展高水平自由探索,挑戰科學“無人區”。我們將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能,打造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加快布局建設高等研究院,推動高校和企業“雙向奔赴”,促進高校科研成果高水平創造、高效率轉化,不斷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我就簡單回答這些,謝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