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融資功能的恢復,其作用不僅僅局限於資本市場,對企業實業投資活動的復甦,也會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與股市二級市場單純的買賣行為相比,融資功能的恢復,能夠使得實體企業通過IPO,或再融資,或發行債券,將投資者手中的資金轉移到實體企業中,從而為企業的實業投資提供資金。當然,由於國內非金融企業的融資渠道仍以銀行間接融資占絕對支配地位,通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對投資的促進作用相對來說會較小些。不過,在下半年銀行壓縮貸款規模的時候,直接融資渠道的放開會增加上市企業融資渠道的選擇,能夠便利企業做出投資決策。實際上,這是資本市場融資在為“保增長”作貢獻。
要看到,金融危機暴露了中國產業結構的弊端,調整的惟一出路就是升級和轉型。資本市場恢復融資功能,不只是為上市公司輸血,更是為經濟轉型輸血。其難點在於往哪裡升、往哪裡轉,是否作好了準備。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祁斌說,“以資本市場為代表的虛擬經濟,不能脫離實體經濟,一定要與實體經濟相結合,這是金融危機給我們的教訓。”他強調,“這裡有四個要素至關重要,我們不缺的有三:科技人才、創業精神和資本,而缺的恰恰就是把三者整合起來的機制。而這個機制的結合點就是資本市場。這是經濟轉型資源配置的最佳平台,不能小視。”
於今,中國資本市場的基礎功能已恢復,並正朝健康方向發展。融資,應該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一種常態。
不過,仍然有一些現象值得注意。蓋其原因在於中國的股市雖然已有16年的歷練,但內部一直存在著不規範的經營、投機炒作等不良問題。從發行體制上看,中國的A股市場一直缺乏對普通投資者、公眾投資者的愛護和尊重。作為一些國有大公司,為什麼發行價格偏高後迅速大幅下跌,實際上是發行人或者大股東在高價發行過程中利用了證券市場,發行者籌到錢謀得了發展,但二級市場的權利嚴重受到了損害。最近的新股發行,超額募集情況十分驚人。中國建築居然超額募集90多億元;家潤多超額募集約4.79億元,實際募集比預計募集資金5億元近翻倍;久期軟件超額募集約1.946億元,實際募集比預計募集的2.18億元也接近翻倍;萬馬電纜超額募集約2.32億元,比實際募集3.42億元超了7成多!如此泛濫的募集,對於上市公司當然是天大的好事。但是新股募集資金卻不是銀行貸款,是無息資本,而且是溢價帶來的超額純收益,是股民的血汗錢。
細加究察,其原因首先是幾經改革然而始終不尊重二級市場的新股發行制度;再則發行價格過高,溯因是新股發行定價機制“放開”了,加以市場上錢太多,或者股民狂熱,,更值得注意的是使用的不是私人的錢去投機豪賭。這也是股市定位重融資、輕質量造成的。如同先前的GDP崇拜一樣,一些地方官員突然把GDP的增長看輕了,轉而重視起環保質量等長期問題一樣,從一開始我就不看好新股發行體制改革。這種明顯不合理的現象屢屢出現,實在值得反思,為什麼不可以制定一個合理的規則——以實際需求為限來募集資金呢?作為上市公司,應該負有責任,簡單地在資本市場大額獲利,應該給這個市場做一些貢獻,或者做一些楷模性的負責任表示。至少在自己的股價跌破發行價一段時間之內,購進一定的比例來體現責任並維護市場的穩定。否則,繼續激發上市公司又一輪的資金濫用,長此以往,二級市場可能因此而加速枯萎衰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