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樹立雙方合作新標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16 10:37:14  



一、中美首次戰略經濟對話 白宮重視空前

1、戰略經濟對話 中美期望各不相同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和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分別作為兩國元首的特別代表共同主持此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從目前中美雙方的表態來看,美方最關注的是三大問題:人民幣匯率、知識產權保護與市場開放,而中方最為關注的是美國國內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經貿摩擦被政治化的問題。(北京《人民日報》)

  據透露,首屆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長期的、綜合性的、戰略性的議題,如中國擴大內需、金融開放、改變產業結構、能源問題等;第二部分是短期的議題,如人民幣升值、貿易不平衡和知識產權保護等。而美國財長保爾森則透露對話的三大重點:一、保持可持續增長而不出現巨大貿易不平衡;二、繼續向貿易、競爭和投資開放市場;三、提高能源安全和改善環境。顯然,人民幣和貿易並不佔據主導地位,而且雙方將不局限於在某個領域的具體問題達成協定,而是通過對話為中美中長期的戰略利益提供溝通平臺。(韓國《東亞日報》) 

  簡而言之,這是一次政治層面的經濟戰略對話。熟知國際舞臺遊戲規則的人都知道,解決國際糾紛一般有兩種途徑,一是專業眼光和途徑,二是政治眼光和途徑;前者局限于專家視野,雖精確但卻失之宏觀政治考量;後者則從宏觀戰略思維出發,繞過一些專家層面無法克服的障礙。因此,中美戰略經濟談判實際上是專業眼光和政治眼光的結合。(新加坡《聯合早報》) 

  來自中國官方新華社的報導說,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是中美現有磋商機制中級別最高、歷史上規格最高的中美經濟主管官員的交流活動。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是胡錦濤與布什今年8月達成的共識,保爾森在9月首次訪華時與吳儀宣佈正式啟動這一對話機制。首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的主題為“中國的發展道路和中國的經濟發展戰略”,中美一致認為,這次對話是成功的。雙方商定明年5月在美國舉行第二輪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日本《中文導報》)
 
2、白宮興師動眾 對話遠超經濟層面
  本次戰略經濟對話是中美首次展開經濟層面的戰略對話,但實際上這個對話將遠遠超出經濟和貿易層面,而嵌入未來十幾年中美兩國關係結構的深層,其中包括能源、產業結構和兩國互相看待彼此的經濟摩擦和合作等問題。(上海東方網) 

  美國商務部長古鐵雷斯的豪華代表團離開中國僅一個月,一個“有史以來陣容最強的美國政府代表團”又抵達北京,與中方展開首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被媒體形容為“超豪華”的美國訪問團陣容強大,成員包括財政部部長保爾森、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商務部長古鐵雷斯、美國貿易代表施瓦布、能源部長博多曼、勞工部長趙小蘭、環境保護署署長詹森、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萊維特等主管美國重要經濟部門的負責官員。代表團規模之大、級別之高,足以打動任何一個東道國。(馬來西亞《南洋商報》)

  中美經濟戰略對話匆匆兩天結束,無需看對話的內容和結果,單看美方代表團的陣容,外行人也會驚奇地瞪大眼睛。布什政府內閣總共有21名成員,出席這次對話的竟然有7人,不僅在數量上占了1/3,而且更涉及政府的各個要害部門,規格空前。(新加坡《聯合早報》)

  保爾森這支“超豪華”代表團體現了美國高度重視對華關係,並且把中國視為一個與美國地位對等的世界大國。美國已充分認識到,中國的崛起和快速發展是一個不可抵擋的趨勢,分享中國經濟增長帶來的機遇則是最明智的選擇。由於在中國具有廣泛而巨大的現實和潛在利益,美國對中國的需求,已經壓倒了針對中國的疑慮。現在已經到了美國必須格外重視中國的時候了。(泰國《星暹日報》)

  也有輿論認為,美國代表團此行北京,帶來了一整套在人民幣升值和貿易開放問題上的要求清單,因而將美國代表團此行稱為“施壓之旅”。這樣的解讀無疑過於簡單。 

  中美關係發展至今,基本上在國際外交層面上建立起了“利益共同體”關係,雙方在一系列國際和地區問題上互有所需,也因此才有了美國副國務卿佐利克的“中美利益相關者”定義。這也意味著中美關係開始擺脫昔日美蘇冷戰的傳統思維定式,進入了一個新模式。但若將眼光從外交和政治層面轉入經濟層面,人們又可發現,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中美經濟摩擦往往更為實在和具體。因此,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不但考驗雙方能否以政治思維跨越專業障礙,甚至也考驗雙方能否在政治思維內部,以戰略前瞻性克服戰略不信任。(新加坡《聯合早報》)

3、加強戰略磋商 有助雙方增信釋疑
  中國副總理吳儀在中美經濟戰略對話的演講中指,美國一些人對中國存有誤解,不利中美關係健康發展。從本周美中高層經濟對話的第一時間起,中方就清楚表明了他們心目中兩國關係出現緊張的根源所在:美國人根本不瞭解中國。(美國《華爾街日報》)

  中美許多學者都認為,長期以來,中美關係中的許多問題,多源於誤解和相互猜疑,建立對話機制將有利於加強彼此的溝通理解,增信釋疑。本次經濟對話,中國力圖解決一個重要問題,即如何站在戰略高度,從長遠角度告訴美國,中國要走一條怎樣的發展道路。吳儀在會上發表了題為《中國的發展道路》的主旨講話,用相當大的篇幅回答了這一問題,即中國將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將給世界帶來更多的機會而不是威脅,對美國亦是如此。(北京《人民日報》)

  吳儀在對話後會見記者時表示,通過這次對話,中美增進了相互瞭解和信任,達成了一些共識,但仍有不少分歧。儘管雙方都帶著很多問題想在對話中討論,但中美問題專家、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阮宗澤認為,“戰略經濟對話應該著眼大局、著眼長遠,不可能解決很多具體的經濟問題。戰略經濟對話也不是施壓與反施壓的平臺,對話的成功與否,並非取決於中美間任何一方在某一個具體問題上作出讓步。”(上海《解放日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