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〇六外交盛况空前 國際大國地位呈現世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05 10:38:07  



三、展示智慧勇氣 外交突破前所未有

1、安倍訪華破冰之旅 中日關係解凍有望
  或許是因爲這三個峰會風頭太勁,2006年中國外交的另一大亮點多少受到人們的忽視,那就是中日關係的改善。(新加坡《聯合早報》)

  10月8日,日本內閣新首相安倍晋三應邀訪問中國,重啓中斷5年之久的中日高峰會談,爲中日關係的改善提供了契機。而格外引人矚目的是,安倍到訪之日,正是中共十六届六中全會召開之時,此意味重啓中日首腦互訪是中國把和諧社會理念用于國際關係的舉措之一。(香港中評社)

  從周邊外交與大國外交的雙重角度來看,中國抓住日本首相更迭和安倍晋三對北京有所試探的時機,進行務實靈活與著眼未來的决策,在對日外交上轉被動爲主動,使得因小泉參拜靖國神社問題而陷入低谷的中日關係,出現重新啓動的局面。中國在局勢全面占優的情况下,讓安倍應邀來訪,顯示了大國應有的大氣和風範。這一“大手筆”不僅迅速改善了中日關係,更讓人對中國領導人的外交魄力刮目相看。(韓國《朝鮮日報》)

2、胡錦濤首次印度行 中印關係譜寫新篇
  11月20日,國家主席胡錦濤抵達新德里對印度進行國事訪問。這是自1996年以來,首次有中國國家元首到訪新德里,象徵著這兩個急速崛起的亞洲大國的關係正在改善。兩國可望藉此加强政治及經濟上的往來,以及修補因四十四年前的邊界爭議而受損的關係。(香港中評社)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南亞問題專家馬加力說,印度最近的經濟表現及其在國際事務中日益增强的重要性促使北京重新思考印度的“綜合國力”,而印度兼具“和中國接壤、是發展中國家、正在崛起,在國際舞臺的影響力日增”這四項特點。有鑒于此,發展中印關係成爲北京外交的重中之重。(泰國《中華日報》)

  中印關係經歷過從鮮花掌聲到炮火硝烟的大起大落。從長遠而言,印度政府和民間對中國的態度,“遏制”與“合作”的不同聲音恐怕還會爭吵一段時期。不過,合作雙贏的道路始終存在,也應該是兩國真正應該選擇的道路。(香港中評社)

3、中美戰略經濟對話 兩國關係難得默契
  12月14日,爲期兩天的中美首輪戰略經濟對話在北京拉開帷幕。被媒體形容爲“超豪華”的美國訪問團陣容强大,成員包括財政部部長保爾森、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商務部長古鐵雷斯等等官員,令此次對話成爲兩國歷史上最大的經濟戰略會議。這支“超豪華”代表團體現了美國高度重視對華關係,幷且把中國視爲一個與美國地位對等的世界大國。(美國《華爾街日報》)

  尤其是,“全球經濟雙引擎”在經濟領域的首次戰略性對話,如何左右未來中美經貿,乃至更廣泛的雙邊關係,更引人關注。由于中國高層向來把中美關係視爲外交主軸,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機制的建立應該是中國領導人2006年最看重的外交成果之一。(香港中評社)

  2006年雖然沒有人再像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那樣,稱中美關係處于歷史上最好的時期,但却是中美之間最默契的一年。兩國領導人在一年中多次會晤,內閣級官員的互訪更是家常便飯,幾乎每月都有。到年底,美國高官更是雲集北京,演繹出中美關係的又一次小高潮。(新加坡《聯合早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