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高校改名,“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01 11:06:04


  報考瀘州醫學院,就讀於四川醫科大學,畢業於西南醫科大學——這樣一段求學經歷將有望變成現實。據《中國青年報》報道,1月26日,教育部官網發布的信息顯示,教育部已經同意四川醫科大學更名為西南醫科大學。輿論認為,四川大學與原瀘州醫學院持續半年多的“川醫”校名之爭即將塵埃落定,但是,就在教育部函件公開發出的第一天,位於重慶市的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發表聲明,堅決反對四川省“瀘州醫學院”更名為“西南醫科大學”。

  無論是四川大學,還是西南醫院,他們之所以不接受原瀘州醫學院的更名,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希望因此發生混淆或誤導公衆。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的前身(四川醫學院、華西醫科大學)已經以“川醫”之稱深入人心,一直是該校校友的驕傲,而現在憑空又冒出一個“川醫”,原“川醫”校友要想再向別人解釋清楚自己的“前世今生”或許要費很多口舌。西南醫院在醫學界同樣也是名聲顯赫,原瀘州醫學院突然掛上“西南”的牌子,也有“蹭名牌”的嫌疑。教育部既然受理了四川大學的行政複議申請,并更改了四川醫科大學的名稱,恐怕也很難駁回西南醫院方面的同等要求,真是騎虎難下了。

  從“瀘州”到“四川”,再到“西南”,原瀘州醫學院的“帽子”看上去是越來越大。目前,還不清楚教育部是否給換一頂更大的“帽子”,但是已經清晰可見原瀘州醫學院的更名心理,那就是“帽子”越大越好。瀘州醫學院,乍一聽就像個小地方的院校,而一旦冠上了“四川”或“西南”字樣,陡然高大了許多。摘“學院”,擴“地盤”,是很多高校改名的慣用招數,據說現在以“華南”、“華北”、“中南”、“西北”等命名的高校已有五十所,有“中國”、“中央”字樣的“中字號”高校也有二十多所。

  學校改名的直接好處就是不需要額外投入就能迅速提高錄取綫,舊酒裝新瓶,主要靠包裝唬人。一些學校嘗到了甜頭,一些學校就要跟風效仿。著名教育家梅貽琦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而現在一些大學蓋完大樓,又跟“大名”較上勁了。其實,原瀘州醫學院不改名未必就沒前途,改了名也未必能成為名校,一年兩易校名,白白耗費了許多精力和資源,反而是得不償失。像麻省理工學院、巴黎高等師範學校這些世界名校,會因為名字自慚形穢嗎?

  原瀘州醫學院因為改名屢犯衆怒,看上去是准備不周,其實根源在於教育主管部門對高校改名之風的縱容。目前,一些院校對高等教育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大而全”的粗放階段,不在改革上下功夫,不在提高教學水平上做文章,而是想通過改名字走終南捷徑。主管部門非但沒有遏制這股歪風,反而處處配合,這個不行就再給換一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這才是中國院校改名之風不斷蔓延的原因所在。(來源:齊魯晚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