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夫山泉有點“煩”,被指產品標準還不如自來水,依據來自其採用的浙江省《瓶裝飲用天然水》標準中,鎘、砷等上限寬鬆於國標《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一倍以上。
身陷“標準門”的農夫山泉,是否存在質量問題,在權威調查出來之前,我們不好妄加評判。不過,這個事情暴露出的食品標準混亂,令人觸目驚心。我們不僅有一套飲用水國家標準,還有著“山頭林立”的地方標準,而飲用水的國家標準,更細分為生活飲用水、飲用天然礦泉水、瓶(桶)裝飲用水、瓶(桶)裝飲用純淨水等四個。標準繁雜之下,一些企業很容易找到可鑽的空當,在食品安全控制上避高就低。
我國食品標準多達5000餘項,衛生、質檢各有一套標準體系,標準之間交叉、重叠甚至矛盾的問題非常嚴重。而且這些標準,表面上看是政府部門出台,但實際上,往往有企業利益摻雜其中,例如,浙江省《瓶裝飲用天然水》的起草單位中,只有“農夫山泉”一家飲用水企業。
之前,立頓茶農殘風波、螺旋藻片超標事件等食品安全爭議,均暴露出部門利益掐架的問題,對此,我們固然應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對這些相關標準作出改進,但更關鍵的,是改革食品標準制定和管理的機制,不能再讓食品標準“關起門來”制定,讓獨立學術機構和社會大眾也能參與其中,與企業方面展開博弈。
食品標準混亂、無序、落後的現狀之下,誕生了農夫山泉“標準門”,它是食品安全形勢長期難以扭轉的一個症結所在,新組建的國家食藥監總局,在此問題上,當拿出果敢作為,讓中國的食品標準來一次脫胎換骨的提升。(時間:4月16日 來源: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