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這樣的“孔子”不離奇嗎

http://www.CRNTT.com   2011-03-12 11:04:12  


 
  打開平等之門

  作為孔子最重要思想貢獻的仁,也與封建的君臣關系有一定關系,但孔子對其作了平等主義的超越。

  封建君臣雙方的權利-義務是相互的,彼此都把對方當成自由而有尊嚴的人來看待,相互以禮相待,尊重對方的權利,履行對對方的義務。而《中庸》所記孔子的一句話最為精練地呈現了“仁”的內涵,:“仁者,人也”。漢代大儒鄭玄注曰:“人也,讀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問之言。”也即,人相互把對方當成人對待。

  由此也立刻可以看出,孔子突破了特定的君臣關系,而從一般的“人”的角度討論“以人意相存問”。孔子希望所有人對待所有人都以對方是跟自己一樣的人那樣。經由這樣的轉換,平等之門被孔子打開了。

  阿克頓爵士說過,封建制是自由的,但有一個與生俱來的缺陷:等級制。孔子堅持複禮,也即堅守封建的自由。但他也清楚地意識到禮制的等級性,他已經注意到有人利用強勢地位強制他人。因而,孔子同時提出仁的理念,把所有人置於一般的人的地位,從而,自由的人也獲得了普遍的平等。

  孔子的思想結構類似於十七世紀初的英格蘭普通法法律家,他們對大憲章所確立的封建的自由進行闡釋,把作為貴族之特權的自由,變成了所有人均可平等享有的自由。

  當然,人們立刻會提出兩句話,證明孔子或者儒家堅持等級制。

  首先是《論語》中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通常標點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其意思當然是鼓吹愚民政策。但其實,這句話應標點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或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郭店楚簡《尊德義篇》中幾句話正好為此做了注解:“尊德義,明乎民倫,可以為君”。“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智(知)之。民可道也,而不可強也”。“凡動民必順民心,民心有恒,求其永”。民自有其意,意願和意志,君必須秉持民意而行。如果君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民,強民所難,成為人民的敵人。所謂“知之”,就是教養之。這與《論語》重“教”、重“學”的精神相一致。

  證明孔子主張等級制的另一依據是《禮記曲禮》中一句話:“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這裡的禮特指禮儀,《禮記》全書所討論的大部分內容就是這類禮儀。禮儀是繁瑣的,也需要各種物品。庶人花費不起這些,所以不能要求庶人履行這些禮儀。至於刑不上大夫,意思只是說,對大夫不能僅靠刑罰來治理,首先應當以禮儀約束他們。而一旦他們違禮,也照樣予以懲罰,古史清清楚楚地記載貴族被流放、被關押、被判處死刑的事情。

  由此可以看出,說孔子愚民、歧視,均源於對孔子的話語斷章取義,而罔顧孔子思想的基本結構。仁和禮是孔子觀念的核心,仁的根本含義是人人平等相待,孔子也在實踐這一點,這就是“有教無類”。

  自由學術的創造者

  人們常常說,孔子讓學術流入民間。其實,在孔子之前沒有專業的學術。

  封建時代的君子都是通才,拿其箭戟可以打仗,放下武器可以管理領地,還可以在聚會場合吟詩賦樂。那個時代已經有了周易、詩、書等經書,但沒有人想到從事學術活動。上古的文獻構成禮法,它們是貴族的生活本身,而不是研究的對象。

  因緣際會,孔子創造了學術。孔子一直尋找參與封建治理的機會,最終學術成為他的志業。孔子有意識地整理上古文獻,不是為了自家的治理,而是為了傳承文明。在此過程中,他對實踐中的禮法進行了思考,由此創造出了帶有哲學色彩的思想。在整理文獻和論述思想的過程中,他創造出了學術。

  教育也就隨著學術而誕生了。在孔子之前是沒有專門的教育事業的,貴族們是在實踐中訓練實用性技藝的。孔子既然創造出了專門的學術,也就是自然地創造出專門的教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