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南天會談:兩岸認同的折裂與修復

http://www.CRNTT.com   2011-03-24 00:08:50  


南天會談會場
  中評社香港3月24日電/今年元月14至19日,在佛光山星雲大師的鼎力支持之下,兩岸統合學會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中國評論通訊社共同在澳洲雪梨(悉尼)的南天寺,舉辦了一場“南天會談”。“總統府國策顧問”、台灣大學教授黃光國在《中國評論》月刊三月號發表專文《從“反中”到“共同體”:兩岸認同的折裂與修復》,認為“在兩岸菁英的參與下,南天會談是極為成功的,不僅為兩岸史觀與認同提出了深入的觀察與具體建議,在探討中國現代化應有的道路也有絕大的共識,期望兩岸知識菁英能夠繼續探索此一嚴肅課題”。文章匯集了各位與會者的精辟見解。文章內容如下:
  
  南天寺位於雪梨郊區的臥龍岡(Wollongon),距離市區約一個半小時車程,為佛光山遍佈全球的兩百多個道場之一。寺廟主體是座純中國式的建築,建廟的一磚一瓦均由台灣運來,充分反映出星雲大師“誓願無我度生,宏揚人間佛法”的偉大精神。廟後山坡綠草如茵,坡上懸有銅鐘乙口,每日暮鼓晨鐘,彷彿在召喚來自海峽兩岸的三十餘位學者,在這遠離塵囂的佛門聖地,共商兩岸和平發展路徑。

  南天會談在大雄寶殿旁邊的國際會議廳舉行。自2008年台灣完成第二次政黨輪替以來,這是兩岸統合學會所發起的第四次雙邊研討會。以往歷次研討會雙方參與人士雖然有所不同,每次研討會都由我擔任總結報告。在準備總結報告時,我仔細思考每位與會人士的發言,發現:雙方會談的內容一次比一次深入,也一次比一次接近兩岸問題的核心。

  “南天會談”的主題是“史觀、論述、政策與認同”。在研討會開幕式中,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董事長趙春山首先引用杭亭頓的名言:“國家利益源自於國家認同”,點出此次會談以“認同”做為主軸的重要性。趙董事長指出:從1949年以來,大陸經歷了文化大革命的“批孔揚秦”。改革開放後,最近又在天安門廣場,豎立碩大無比的孔子銅像,引起了極大的迴響。在陳水扁政府時代,台灣雖然發生過一陣“去中國化”的風波,可是台灣主體意識並不等於台獨意識,台灣的發展經驗跟中華文化傳統可以互相結合,至於兩者如何整合,則是兩岸學者必須共同面對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