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糾結中前行 均衡調控通脹與增長

http://www.CRNTT.com   2011-07-18 08:33:46  


 
  “十二五”開局之年,促消費的目標下消費並未出現較快增長,相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出現了較大的波動,增速一度出現下降,略顯疲態。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終止了前幾個月的下降趨勢,開始有所反彈,給相對疲軟的消費帶來了增長的信心。從整個宏觀面的影響來看,經濟增長預期的不穩定帶來的收入不穩定,可能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這一因素在2011年可能會維持一段時間,消費的高速增長可能需要一些特定的政策措施來刺激。

  外貿曾經對中國GDP有巨大貢獻,但在今年上半年,淨出口對GDP的增速拉動為-0.1%。2011年的前6個月部分月份出現了逆差,進出口增長的波動劇烈,再加上全球經濟增長乏力、通脹蔓延,外貿形勢並不容樂觀,外需可能難當中國經濟增長大任。但全年外貿順差的格局仍將維持,只是順差數額可能相比2010年有所降低,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可能仍為負值。

  在未來的增長中,“短期靠投資,長期靠消費”可能是“十二五”期間的增長關鍵詞。在近一年內,以投資帶動經濟增長的模式仍難以改變,消費或將在通脹逐步下行期對經濟增長有更大貢獻。判斷中國經濟在2011年增速仍有望達到9.5%,在2012年也仍將在9%以上運行。

  通貨膨脹高企 下半年或將逐步降低

  文章稱,物價成為中國政策層關注的核心。2011年年初以來,CPI(消費者物價指數)持續上揚,6月份達到35個月以來高點,達到6.4%。同時物價走高的一些基礎因素並未有消退跡象。就7月份的物價而言,仍將可能在6.0%~6.3%區間運行,2011年全年CPI或超過5%。

  從更長期來看,中國或將保持一個相對較高的通脹水平,這就需要轉變思路,適應較高的通脹率水平。一是人力成本的提升將造成工資-物價循環,企業的人力成本將一級級向消費者轉化。這一趨勢的形成是由於人口紅利的逐步消失和國家要求提高勞動者收入造成的,這一循環的破解需要生產率的提高。但短期內這一矛盾或難解決,是潛在的最大的通脹推手。

  二是中國為保增長所推行的保障房建設,3600萬套保障房建設所需要的原材料巨大,而巨大的需求或推動原材料價格上漲。

  三是全球通脹蔓延,這一全局性的因素將帶動中國通脹的持續。這是由各國解決增長的不均衡所致,如果全球通脹未得到有效壓制,中國的通脹也難得到良好控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