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2015年中國經濟面臨的幾個尖銳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5-03-08 09:51:36  


 
  此外,“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京津冀一體化發展,也會成為2015年區域經濟發展的重點抓手。我們注意到,地方經濟發展都在緊貼中央這些大政策、大規劃的變化。比如,本來只與部分地區相關的“一帶一路”發展計劃,現在全國31個省級地方都推出了自己的“一帶一路”發展計劃,這些計劃的背後都會配套大量的項目。所以,在2015年,市場關鍵要看民營經濟,項目關鍵要看“一帶一路”。

  我們還認為,2015年穩定中國經濟還有一個有利因素:中國政府運用政策工具管理經濟比過去更為嫻熟。對於本屆政府來說,在經歷了2013年上任後的一年摸索、2014年的艱難試水之後,相信中央政府對中國經濟情況和政府管理經濟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更成熟的辦法。在2015年,政府在動用金融工具方面可能更為熟練、可動用的資源也會更多,以此來保證中國維持穩定的經濟增長。

  金融體制改革與市場建設最令人期待

  諸多改革中,2015年最令市場期待的應屬金融體制改革。十八屆三中全會倡導讓市場在配置資源中起主導作用,在這個改革方向上,如果政府退出市場,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政府發揮主導作用呢?肯定有金融市場!如果說,2015年有什麼領域將對經濟增長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答案是金融市場;在2015年,有什麼改革最容易引起積極的反應?答案還是金融市場!因此,建設和完善金融市場,是中國今後的當務之急,甚至比土地政策的改革還來得緊迫。

  2014年以來,中國的金融體制改革取得顯著進展:人民幣存款利率上浮區間進一步擴大,存款保險制度正式推出,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擴大,民營銀行也於年內正式成立。為應對經濟下滑,央行還創造性的採取了系列定向操作,包括兩次“定向降准”,並創設了中期借貸便利(MLF),希望低成本資金流向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的實體經濟部門。

  2015年的金融體制改革,首先需要明確頂層設計。去年8月中下旬,接近政策層的人士透露,由央行牽頭的“全面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方案”正在抓緊研究制定中,方案即將公布出台。但遺憾的是,這份金改方案直到2014年結束,依然不見蹤影。目前,在金融改革方面談得最多的頂層設計,是國務院在2013年與2014年發布的兩份指導意見:2013年7月發布的《關於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國十條”),2014年8月發布的《關於多措並舉著力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的指導意見》(“新國十條”)。但比較兩份意見文本可以發現,布置短期工作任務的意味十分濃厚,難以作為指導中長期金融體制改革的綱領。

  除此之外,國務院在2014年還發布了《關於金融服務“三農”發展的若干意見》、《關於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新國九條”)、《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等金融相關政策文件。但左一個“國十條”、右一個“國九條”似乎表明,中央在對待金融改革的議題上,有可能還未形成系統思路,對不同金融領域、不同改革議題之間的聯繫也缺乏統一認識。如在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情況下,金融改革方案對此並沒有多少落墨。再比如,面對中國即將轉變為淨資本輸出國的趨勢,已經出台的金融改革方案都缺少對這一情境的討論,更不用提在制度層面上進行相應調整了。這些都是擬定中的《全面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方案》需要討論的基本內容。

  展望2015年,下一階段金融體制改革需要切實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以市場開放為核心要點。其中三項“抓手型”的改革主題是:圍繞IPO註冊制的資本市場改革,圍繞“融資難、融資貴”的資金流通渠道改革,以及圍繞人民幣國際化的資本項目開放改革。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一系列金融體制改革目標,需要在統籌下逐步落實推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