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2015年中國經濟面臨的幾個尖銳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5-03-08 09:51:36  


 
  二是“立”經濟。經濟發展是需要“立”的重要領域。2014年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使得中央在去年的保持穩定方面多費了不少勁,2015年穩增長的工作比過去更為迫切。如果2015年想推動更多的建設工作,經濟增長一定不能塌陷。可以肯定,2015年保經濟增長的重要性將變得迫切。

  三是“立”改革。中央政策已經很明確,2015年中國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十八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開出的改革清單,在2015年將會加大落實力度,這是體現本屆中央決策層是否言出必果的領導信用的關鍵問題。在多個領域落實深化改革,是2015年“立”的重要工作。最關鍵的是,從中央到基層社會,不能因為經濟下行、反腐敗而忽略改革,喪失改革的熱情和願望。

  四是“立”市場化。市場化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最重要的任務,但由於它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應該與其他改革區分開來加以強調。中國經濟發展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轉型升級過於痛苦,市場運轉不暢,歸根結底是市場化改革不到位所致。安邦研究團隊過去多次呼籲,市場化改革是改革核心。形勢發展到現在,已經不能只停留在理念中,而是要付諸實踐。2015年是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更是市場化改革的邁大坎之年。

  需要強調的是,持續的反腐敗在很大程度上將會重塑黨政隊伍。根據安邦(ANBOUND)的測算,2013年中國被處分的官員在公務員中占比達2.57%——考慮到官員基數以及還未暴露的問題,2.57%的“出事率”在全球公務員體系中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比例6。官員隊伍的大幅調整對政府改革前景無疑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從反腐敗和深化改革中所暴露的問題看,當前存在一種現象,即在頂層的中央領導有很大的改革熱情並力推多項改革和轉型,但在中下層普遍缺乏同樣的熱情和改革的行動,這與上個世紀80年代以及鄧小平南巡後中國呈現的上下一齊推動改革開放的形勢有很大不同。在我們看來,這種“上行下不效”的現象,說明現在的政府班子適應過去經濟高速增長的“舊常態”,但並不適應新的改革形勢要求。中央高層近期屢次提出要反對“懶政”、幹部在新常態下要有作為、會作為,就是針對幹部適應新形勢問題發出的催促。必須承認,政府改革和轉型需要一個過程,未來的政府改革將會與反腐敗結合起來推進,但不會急切地推行。安邦(ANBOUND)的智庫學者預計,中國可能還需要幾年時間才能形成新的政治勢場,崛起新一代政治集體。在這種轉變中,一大批能夠適應新常態、有改革意願並主動參與改革的官員,將踏著反腐敗運動砸下的瓦礫,走上改革和建設政府的舞台。我們估計,這種變化將主要發生在十三五期間,而起承轉合的2015年則是關鍵的一年! 

  作者:賀軍 安邦集團研究總部  原標題:【智庫】2015年中國經濟面臨的幾個尖銳問題 2015-03-06 07:20:28 來源:和訊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