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邊境衝突 凸顯中印關係重要性

http://www.CRNTT.com   2020-08-19 00:04:43  


 
  顯然,即使不時出現“越界”事件,但由於印度和中國建立協議和自我約束機制,避免了局勢的升級。中國在對印度的外交戰略中始終秉承雙方應尋求和平解決邊界問題的基本哲學。

  惟中國認為不應忽略印度在“西藏南部”(印度稱為阿魯納恰爾邦(Arunachal Pradesh)地區)的增加軍事力量、移民政策與強化基礎設施等政策,中國在中方的安全措施和基礎設施項目僅出於防禦目的。這成為今年拉達克地區衝突事件後,印度強硬立場的根源之一。

  五、拉達克地區衝突事件後中國的立場

  在此次中印於喜馬拉雅山的衝突情況來看,中國仍希冀以經濟力量與優勢的軍事力量確保自身的主導性優勢。

  中國駐印度大使孫衛東表示中國的態度與立場。

  首先,事件發生點在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中方一側,是印度在加勒萬河谷地區越線進行建設,改變當地控制現況,並無視雙方軍長級會晤達成的共識,並且印度軍隊先以暴力攻擊交涉官兵。

  其次,印方已違反兩國達成的一系列協議協定,也違反國際關係基本原則。再者,中國仍強調溝通與對話化解爭端。中國方面期待中印兩國管控邊境分歧的態度,以實際行動維護邊境地區穩定。

  於是說,中國仍強調穩定作為其南亞政策的基本態度。印度目前尚非中國國際戰略的主要關注焦點,雖然北京認為新德里在美國所主導的“印太戰略”所扮演角色,將影響中印關係,但仍認為中國與印度的經濟繁榮亦可能從政經層面影響區域與國際關係。

  在拉達克地區衝突事件後印度往往藉由民族主義的情緒,強調來自北方的威脅,但中國方面應會強調兩國的互利共存,並應會試圖緩和邊境的緊張關係。

  7月5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和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通電話後,雙方約定儘快完成雙方一線部隊脫離接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