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北京專家:台灣民意制約兩岸關係 要化解

http://www.CRNTT.com   2012-08-27 00:08:08  


 
   用“客觀關聯說”化解“不武無條件”論述

  對多數台灣民眾來說,確保台海和平是他們對發展兩岸關係最重要的企盼及最基本的要求。可以說,絕大多數台灣人都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堅定的支持者和擁護者。在這樣的民意基礎上,台灣不論哪個政黨執政,都曾宣稱要“結束兩岸敵對狀態”,把創造兩岸“和平機制”作為制定兩岸關係政策的重要內容。台灣當局在李登輝執政時期就提出要促進與大陸簽署“和平協議”,在陳水扁執政時期提出希望建立“兩岸和平穩定的互動架構”,現在馬英九當局也表態希望兩岸關係能夠“不武制度化”。

  事實上,大陸方面多年來也一直呼籲兩岸和平制度化。1997年10月,中共十五大報告指出,“雙方可先就在一個中國原則下,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進行談判,並達成協議。”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報告呼籲兩岸“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正式談判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到了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報告正式提出“和平協議”一詞,希望“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定,構建兩岸關係和平框架,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作為當前指導大陸對台工作的綱領性文件,胡錦濤總書記2008年的“12.31講話”再次重申希望兩岸“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定”。應該說,大陸方面是真心實意希望兩岸和平能夠制度化、永久化,這一方面是為了順應台灣民意、爭取台灣民心,另一方面也是中國和平發展對一個和平穩定外部環境的需要。

  可以說,兩岸當局都表態要和平發展兩岸關係,但在島內特定的政治氛圍及有關政治勢力的炒作渲染下,台灣民眾並不認為其安全無虞,乃至將“台灣不安全”的責任主要歸咎於大陸方面,其直觀簡單的理由就是:大陸方面一直不願宣佈放棄武力解決台海問題,因此台灣一直處於戰爭的威脅下。依據普遍被接受的“馬斯洛人類需要層次論”,“安全需要”是人性的基本需要,台灣民眾這種“不安全”心理情緒若不能得到較好的舒解,大陸方面要真正爭取到台灣民心是困難的。在一項有關“台灣人反感大陸的主要原因”的民意調查中,有67.6%受訪者認為該主要原因是“大陸將飛彈瞄準台灣”,53.7%受訪者認為是“大陸方面制定並通過了《反分裂國家法》”。(3)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