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秦輝:中國歷史的延續與斷裂

http://www.CRNTT.com   2010-10-28 08:36:15  


 
   但是我聽了他的話以後我就做了一個反應,我說沒有人說我是左派,但是我今天要為共產黨辯護。當時的共產黨老實說對國有企業罵得是最厲害的,當時的共產黨把國民黨的企業,把中華民國的國有企業不叫國有企業,叫官僚資本,而且說這是三座大山之一。當時中共把中國的民營資本捧得很高,叫作民族資本。我很納悶,這個詞該怎麼翻譯成英文?民族資本如果翻譯成英文,照我看應該是National Capital,這個詞在英語中怎麼聽都像是國有資本,但是在共產黨的用語中,當時特指的是私人資本。榮德生、劉鴻生、盧作孚,這些人是民族資本,但是資源委員會不是,資源委員會是官僚資本,他們在摧殘民族資本。大概在同時,中國的民營經濟研究會的會長保育鈞先生,他也是一個共產黨人,工商聯的副主席。他說我們改革開放搞了30 年,民營企業的定位一直定不下來,老實說這個問題1949 年以前我們黨已經解決了,我們黨當時說中國的民營企業是民族資本,這在全世界恐怕都是最高的評價。即使在西方都沒有哪個國家說只有私營資本才是民族的,國營的就是反民族的,只有共產黨有這種言論。我們知道國有資本不光是共產黨,就連美國那樣基本沒有國有企業的國家也有一些企業,比如航空航天局,這都是國有的,美國人不會說這是反民族的,只有私營企業才是民族資本。

  但是我要說,我不同意崔之元的說法,因為當時共產黨之所以把國民黨的國有資本說成是官僚資本,主要的原因並不是這個國有資本中有很多貪污行為。我同意崔之元的一個判斷,就是所謂的四大家族,沒有我們以前說的那麼腐敗,不但蔣、宋、陳這三家,就連孔祥熙也是。儘管這個人的確是個很腐敗的人,但是大家都知道孔家在從政以前就是巨富,而不是在從政以後才成為富人的。

  大家都在山西看到過王家大院,祁家大院,這個孔家就是那種,當年就是票號世家,就是晉商。他從政以後,利用權力占過便宜,但是他和我們現在的一些情況不一樣,他的第一桶金並不是從國庫中偷來的。可是我們現在很多人,第一桶金就不乾淨!共產黨當時否定這個國有資本,主要的理由並不是說國有資本有貪污行為,共產黨當時否定的理由是什麼呢?主要的理由是說這個國有資本是為國民黨的一黨專政、獨裁統治服務的,是一黨專政、獨裁統治的國家資本,因此他們說這是官僚資本。那麼共產黨接管以後發生了什麼變化呢?如果按照當時共產黨的說法就是共產黨是民主政府,大家都知道民主政府愛人民。民主政府接管了這部分資本,他就回到了人民手中,成為全民所有制。我們可以看到,我們黨在這里談到的並不是貪污與否的問題,官僚資本是不是全民所有制的資本,在這個認證就取決於政治體制。講得簡單一點,按照我們黨的邏輯,專制國家的國有資本就是官僚資本,貪污不貪污都是官僚資本。民主國家的國有資本才是全民資產,所謂的回到了人民手中。可是60 年過去了,我們居然又開始討論民主是不是好東西?如果這個問題都沒有解決,那麼怎麼能說現在的國有資本就不是官僚資本呢?

  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支持我們黨1949 年以前的說法,我們就是應該搞改革,改革的目的就是使民族資本擺脫官僚資本的摧殘。這個問題現在說需要思想解放,我看用不著,我們只要按照我黨在1949 年以前的言論就足夠解放了!這個言論比任何新自由主義都要新自由主義,新自由主義者還沒有說官僚資本摧殘民族資本,我們黨在這個問題上可以說走在了任何新自由主義的前面。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同樣是國有排擠民營,1949 年以前好像是萬惡深淵,1949 年以後好像就成了百善之首,我覺得這的確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我們以前的解釋是,我們是民主政府,他們是獨裁政府,但是現在看起來,如果這個民主是可以懷疑的,那麼這個變化當然也就一樣是可以懷疑的。

  實際上這部分國有企業在1949 年前和1949 年後的運營並沒有太大的變化,當時的一些人說1949 年是一種無縫對接,也就是說1949 年以前這些國有企業是由當時的所謂國家主義者,科學主義者管理的。當然這些人基本是留美的,包括我們都知道的資源委員會三巨頭,這些人後來都跟共產黨走了。這些人是留美的,但是他們採用的是科學主義的企業管理方式。1949 年以後,中國的國有企業基本上是按照蘇聯專家的一套模式來運作的。蘇聯專家雖然意識形態和這些留美的人有很大的區別,但是在科學主義這一點上他們很接近,都主張經濟核算,都主張計劃均衡,就是不搞掛帥那種。因此,實際上1949 年前後的企業運作並沒有什麼變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